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兩會提案】釋寬運倡灣區設「佛研中心」

2018-03-13
■釋寬運(右二)認為,佛教人才缺乏,已明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釋寬運(右二)認為,佛教人才缺乏,已明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到底要如何進一步培養佛教弘法人才?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住持釋寬運一直念茲在茲。在今年參加全國兩會期間,他提案建議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在大灣區成立佛教研究中心,培養國際弘法人才。

寬運法師今年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機遇與成立佛教研究中心培養國際弘法人才》提案。他指出,目前粵港澳三地出家僧尼與教職人員甚為不足。

他引用數據指,現時香港大小寺廟有400多間,已登記之出家人,男眾200多人,女眾600人,信眾約100萬人;澳門大小廟宇約有40多所,屬於佛教系統的只有10多間;已登記之出家人,男眾約10多人,女眾約20多人。廣州目前登記開放的寺廟僅有35間,登記認定教職人員(含男女出家二眾)有211人,佛教信眾約75萬人。

為文化「帶路」添磚加瓦

寬運法師認為,佛教人才的缺乏,已明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為了弘揚漢傳佛教,促進中華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為建設文化「一帶一路」添磚加瓦,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於去年秋開始籌劃於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成立「菩提佛學研究中心」。

他介紹,該中心將開展天台淨土典籍之研究,以及歷史文化學院「漢傳佛教海外碩博留學生項目」,培養國際佛教與文化交流人才,包括英語、普通話、粵語弘法人才,以期成為溝通中外的紐帶力量。

寬運法師指出,我們現處於歷史中重大的轉折點,漢傳佛教未來是要走向世界的,目前兩岸具有發展規模的佛學院、佛教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均要求學子學習不同的通行語言及佛教巴利文、梵文等。

「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文化非常開闊,像某些佛教大學計劃將漢傳《大藏經》翻譯成英文,這是走向世界很好的途徑。菩提佛學研究中心的創設,正是以此為出發點。」他說。

寬運法師強調說:「佛教要復興、要走向世界,必須要有跨世紀的思想家,同時亦要有國際化的優秀弘法人才。秉承漢傳佛教的優良傳統,朝茬郱s科技與國際性發展的方向出發,相信菩提佛學研究中心的創立,必然能為大灣區的文化及教育發展,盡一分心,獻一分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沈清麗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