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星學者:美國長期損失大於中國

2018-07-10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史上規模最大貿易戰已經打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稱,從中長期來看,美國在貿易戰中的損失大於中國。

從3月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到4月公佈涉及中國500億美元出口商品的「301調查」徵稅建議產品清單,再到威脅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整個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一直是美國在出招、中國在接招。鄭永年稱,在應對中美貿易爭端的過程中,中國一直表現出理性和克制,為避免貿易戰「盡了相當大的努力」。

在鄭永年看來,考慮到美國現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短期內美國可能在貿易戰中獲益相對較多。但從中長期來看,由於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不得人心,美國發動貿易戰會影響其國際地位和國家信譽,在貿易戰中的損失大於中國。

多國反制回擊 不滿保護主義

目前,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稅之舉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抵制。歐盟、加拿大的對等反制措施業已落地;俄羅斯回擊力度更大,對美部分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最高達40%。日本、韓國也在世貿組織(WTO)中就美國的單邊貿易保護舉措提起了申訴。

談及貿易戰的未來走向,鄭永年認為,中美雙方都會尋找新的貿易替代夥伴,彼此的經濟依存度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下降,甚至會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市場。世界經濟和貿易會形成新格局,甚至可能引起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動。

在鄭永年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已經能夠自己創造機遇」,鄭永年說,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開放,保護產權,推動技術創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日前重申,中方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護企業家精神,強化產權保護,為世界各國在華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鄭永年並表示,美國政界和商界、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矛盾重重,並非「鐵板一塊」。「冷戰派」發動貿易戰,意在打壓、遏制中國發展;而部分工商界支持打貿易戰,是希望以此讓中國更大幅度開放市場。這兩種目的有本質區別,應對策略也應有差異。

「從歷史上看,最終是白宮聽華爾街的,而不是華爾街聽白宮的。」鄭永年提醒說,要應對貿易戰,中國需要善於利用美國的內部矛盾,實施分化策略,同時利用好廣闊市場這一籌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