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世界之最 中國驕傲 委員齊讚港珠澳大橋

2018-11-01
■問鼎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運營,這座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通道點燃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引擎,並成為大灣區在「一國兩制」下跨境協作的成功範例。 新華社■問鼎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運營,這座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通道點燃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引擎,並成為大灣區在「一國兩制」下跨境協作的成功範例。 新華社

連日來,港珠澳大橋消息熱度不減。這座跨越伶仃洋,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自通車以來受到海內外各界廣泛關注,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委員們認為,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的建成通車令人振奮,對於港澳同胞、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說,都是一個備受歡迎的喜訊。委員們表示,港珠澳大橋打通了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將極大縮減人員和貨物流動的時間和成本,大大加強了三地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溝通及交流,促進多座城市協同發展、共融共通,對商業互通、人心相通均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與一位港籍政協委員的推動密不可分。1983年,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港商胡應湘率先提出興建內伶仃洋大橋(港珠澳大橋前身)設想,35年來一直不遺餘力地堅持推動修建這座大橋。時隔35年,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上,胡應湘稱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圓了自己的心願」。

促粵港澳三地共同發展

「胡應湘先生曾邀請我到他的辦公室,親自講述建設大橋的宏偉計劃和工程技術。那段往事,我至今記憶猶新。全國政協委員李山說:「大橋的建成、通車,將香港、珠海、澳門等地的市場和社會連接在了一起,它將成為香港、澳門和內地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對於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而港珠澳大橋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該工程是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成功合作的典範,有助經濟互聯互通,發揮各自所長,共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且增強三地競爭力,形成一體化的市場格局,從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展現更多的優勢。

「對澳門居民來說,港珠澳大橋意義非凡,我們早早便盼望通車。」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何潤生表示,澳門土地資源緊缺、經濟多元發展頗受約束,大橋開通以後,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將逐步形成,粵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互聯互通,將為未來的投資興業、旅遊文化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澳門連通香港,到香港機場出行也更加方便。我們可以借助這一優勢,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來澳門旅遊度假。」何潤生說。

「港珠澳大橋連接的不僅是城市,更是人心。」全國政協委員孟麗紅表示,大橋的開通將大大加強三地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溝通及交流,促進共融共通。粵港澳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廣闊的伶仃洋從此變通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上了快車道。

融入國家發展 加快灣區建設

「港珠澳大橋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器』。」委員們認為,更為便利的交通將進一步促進香港旅遊、航運、物流、會展等行業,同時有助發揮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基礎科研等方面優勢。

「從港珠澳大橋到粵港澳大灣區是從超級工程到超級灣區的過程。」全國政協委員黃西勤表示,港珠澳大橋打通了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任督二脈」。未來,不僅粵港澳經濟融合不斷加深,灣區專業服務業的交流合作也將不斷深化。灣區發展將充分發揮港澳的專業優勢、國際化視野的優勢、國際語言的優勢、國際化平台的優勢,充分發揮珠江三角洲地區廣闊的市場和專業人才的優勢,一個高端、專業、國際化的大灣區和城市群,必將成為華麗的現實圖景。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表示,港珠澳大橋與廣深港高鐵同為內地與香港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合作工程,便民、利港,讓香港騰飛再創高峰。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進一步形成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在人流、物流等方面的無縫對接,為香港及整個大灣區的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與新機遇。

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表示,港珠澳大橋不僅聯通運輸,更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推動大灣區建設。大灣區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香港在其中扮演溝通內外的橋樑作用,因此港珠澳大橋效益的輻射範圍不僅限於珠江西岸,還可延伸至「一帶一路」沿線。「一帶一路」建設同港珠澳大橋相結合,對香港來說是新的市場,必然促進整個區域的發展。

廣東省政協委員陳丹丹則是把目光投向了粵港澳的數據庫建設。她認為三地結合的數據庫可更有效地推進各行業拓展,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精準配對各自需求,更有助於科研領域的發展。「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大灣區未來在科技、教育、醫療、金融等專業領域的拓展,和國際化的大型交流活動會迅速增加並有質量地發展。」陳丹丹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