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記錄大屠殺 見證新南京

2018-12-14
■昨日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新華社■昨日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新華社

穿越81年的影像對話 馬吉祖孫用鏡頭講述時代之變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本報記者賀鵬飛及新華社、中新社報道,昨日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南京為主要場所的公祭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中國多地舉行。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公祭儀式結束之後,一場名為《歷史.和平.未來--馬吉祖孫的南京影像》的特殊展覽在該紀念館開幕。該展通過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記錄的歷史南京影像,與其孫子、同為攝影師的克里斯.馬吉拍攝的現代南京畫面對比呈現,展現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可貴。

展覽按時間順序,分為6個部分:戰前生活、參與組織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秘密記錄南京大屠殺影像、法庭作證、重生.繁衍、和平.發展;從戰前南京、到記錄屠殺、再到現代和平,交叉展示了祖孫二人在不同時間記錄下的南京,完成了一場跨越81年的「時空對話」。

祖父拍下日軍暴行罪證

南京大屠殺期間,約翰.馬吉不顧個人安危,與拉貝、魏特琳等外籍人士留守南京,組建「南京安全區」,並用16毫米攝像機拍攝下珍貴畫面,成為留存至今有關南京大屠殺唯一的動態畫面。他的孫子克里斯.馬吉從祖父的日記、老照片、老膠片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萌生了重拍今日南京的想法。

約翰.馬吉的孫子克里斯.馬吉是一名職業攝影師。去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邀請他先後4次來到南京,追隨祖父的腳步,通過捕捉同一地點的新舊對比,反映80年來南京城市的變化發展,表達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的理念。

孫輩鏡頭見證今日南京

據紀念館副館長凌曦介紹,克里斯.馬吉的拍攝題材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當年他祖父拍攝的南京大屠殺電影膠片中,選取同樣地點的建築、街道和河流進行拍攝,如寧海路5號、鼓樓醫院和棲霞寺等地;第二類是從南京的民國老照片裡,選取具有代表性畫面,拍攝相同地點的照片;第三類則是克里斯.馬吉自己眼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南京。

「祖孫二人一個拍攝毀滅,一個拍攝重生,他們的鏡頭記錄了南京,見證了南京的歷史、現在及未來。」凌曦說,克里斯.馬吉在南京的拍攝,既是對祖父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義舉的致敬,又是馬吉家族的一次生命的輪迴。

王晨:中國人牢記歷史

2014年2月,中國立法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規定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出席了公祭儀式並講話。他說,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友人,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