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戲曲視窗:東方芭蕾

2018-12-16

為了主持今天下午在高山劇場舉行、由王超群主講的「紮腳戲」講座,近日狂啃相關資料,進一步認識這門中國傳統戲曲中流傳已久的獨特表演技巧。

「紮腳」是粵劇名詞,京劇稱「綁蹺」,又名「蹺功」、「蹻功」或「踩蹺」,是傳統戲劇裡面用來模仿古代婦女纏足的一件舞台藝術道具,也是昔時訓練花旦、刀馬旦和武旦演員特殊步法的一項基本功,青衣角色有時亦偶而用之。踩蹺屬於高難度技術,在許多傳統戲中,旦角踩蹺走碎步、跑圓場、甚至跌撲翻滾,持兵器對打(打脫手)等等。

蹺功最早見於清代乾隆年間秦腔名伶魏長生進京演出的《滾樓》一劇。蹺是仿照古代婦女的小腳形狀,以木製材料製成,由小繡花鞋、蹺頭、蹺板三部分組成,分軟、硬兩種。硬蹺為木製,用於武旦、刀馬旦;軟蹺用布綴衲,用於花旦、青衣。演出時,是將襪型的蹺板墊置腳底,再縛綁在小腿肢上,外套繡花鞋,茪j彩褲遮住真腳,而將「小腳」 露出。踩蹺以足尖為支撐重心,表現出古代婦女行走儀態的婀娜多姿,與西方芭蕾舞的走法頗有點相似之處,故有東方芭蕾的讚譽。

蹺功幾乎是京劇所有藝能行當之中最難習練也最不易做好的功課。「小、瘦、尖、彎」是蹺功的特點。觀眾們看到的只是滿台踩蹺好似東方芭蕾的精彩,卻不知背後那「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的滋味。為了塑造一雙纖纖「金蓮」,演員穿蹺幾乎是把腳尖朝下插在蹺內,然後用綁帶把腳背同木芯牢牢紮緊,腿部和腳腕子都要繃直,腳跟不能落地,比跳芭蕾舞的難度更大。她們的趾甲都有些變厚,腳上磨得都是老繭,有的腳面都變形了。

由於蹺功是對婦女纏足陋習的模仿,纏足現已被廢除,加上練習蹺功的過程跟纏足一樣的痛苦,所以蹺功被認為對身體有影響而曾一度被廢除,但作為形體訓練的手段,蹺功的廢留仍待探討。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