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從嚴監管食物安全 保市民健康香港聲譽

2019-04-16

消委會抽查多個魚生樣本,發現部分含有寄生蟲、蟲卵、重金屬等問題,危害消費者健康,對孕婦和小朋友影響更大。本港號稱「美食之都」,食品安全一向受人信賴,港人引以為傲,此次的檢測結果令人產生疑慮,值得高度重視。特區政府必須與時俱進,檢討、制訂更嚴謹的食安標準,食安中心和海關等部門要加強抽查、檢控力度,切實保障市民健康,維護本港「美食之都」的美譽。

本次消委會對魚生的抽查,多家大型連鎖店售賣的魚生食物竟然發現線蟲和蟲卵,而且50個樣本中有49個都驗出重金屬「甲基汞」,這種物質影響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對孕婦和小童危害極大。更為嚴重的是,本次抽查發現市場存在用淡水虹鱒魚假冒三文魚的情況,隨時令食客在不知情下進食了不宜生食的淡水魚生,危害更大。雖然食安中心跟進後表示,沒有發現魚生含寄生蟲,但港人對食物風險零容忍,只要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就是對市民和遊客信心的打擊。

本港在保障食物安全方面往績良好,但食物監管制度日益受詬病。一方面,本港存在食安標準缺失和過時的問題,對一些食品有害物質的含量,未有按照本港的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只能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或歐盟的有關標準。申訴專員公署2017年曾批評,當局對食物金屬雜質含量的規管,20年來從未更新,「食物的法定安全標準寬鬆兼嚴重過時」。政府直至去年才刊憲實施新的《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

今次消委會抽查結果提醒,政府須持續更新各項食安標準,讓香港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持續提升保障公眾健康的成效。另一方面,食安中心雖然會定期檢測市面的食物樣本,例如2017年全年檢測了約67,000個樣本,但極少公開有關檢驗的結果和詳情,只是在食安中心的年報中披露合格率,缺乏足夠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而且甚少將有問題的食肆、商戶公諸於眾,難以發揮打擊阻嚇之效。

本次消委會的抽查發現本港有食肆銷售虹鱒充當三文魚。虹鱒是淡水魚,很大機會有大量寄生蟲,根本不宜生吃。 早在2012年,本港有日式連鎖料理店被揭發出售「鱒三文魚」,明顯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多年過去,本港仍然存在這種渾水摸魚的情況,反映當局抽查不足、執法不嚴,以致令商家有欺客牟利的可乘之機。

本港市場高度自由,出售的食物來源五花八門,政府的食安標準稍有缺陷,監管力度不足,都會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令香港「美食之都」的聲譽蒙污。消委會揭發魚生不安全,相信並非針對某項食品和行業,而廣大市民則希望政府充分重視問題,加大執法力度,讓市民食得安心放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