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感受新時代外交 訪京黔傳承愛國情

2019-07-31
港生參觀天壇。香港文匯報記者馬靜  攝港生參觀天壇。香港文匯報記者馬靜 攝

外交知識賽參訪團行程多姿多彩 增對祖國認同感 抓國家發展機遇

旁聽外交部例會,與外交部發言人面對面交流,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航天員近距離接觸,在國家博物館感受中國歷史文化及中華民族復興歷程,在遵義會議會址感受紅色文化,在紅軍山烈士陵園向先烈敬獻花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前夕,第十三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先後在京、黔兩地展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參訪行程。相關負責人表示,是次參訪旨在加強香港中小學生對國家的了解,感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愛國情懷,了解並把握國家為香港青年提供的發展機遇。參訪團團員表示,此行獲益匪淺,對國家的了解,不再只是從教科書、網絡、資料上看到的籠統概念,而是變得真實而深入。團員們亦感慨國家今日之和平穩定來之不易,包括香港學生在內的年輕一代應好好珍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第十三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由知識競賽優勝隊學校師生代表組成,包括12間本港學校69位師生在內的80餘位團員,相繼在京、黔兩地展開為期一周的行程,走訪目的地二十多個。

在北京,參訪團在曾經舉辦過APEC、「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國際盛會的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看到風景如畫,感歎國家既注重經濟發展,又重視綠色生態;登上世界文化遺產慕田峪長城,團員們各個爭做「好漢」,感慨古人保護家國的堅毅與不屈。

與航天員合影 感受國家成就

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團員們參觀了難得一見的宇航員訓練大廳,與航天員親密合影,感受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在外交部,與發言人耿爽和青年外交官面對面交流、請教外交技巧,感受大國外交官的風采。

在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特意抽出時間與同學們親切交流,親自向同學們推薦古代中國、復興之路重要展覽,勉勵同學們通過展覽深切感受「做中國人的驕傲」。

在貴州,同學們走進紅色聖地遵義會議會址,感受紅色文化,重溫紅軍長征的崢嶸歲月;在紅軍山烈士陵園,團員們集體默哀,向先烈們敬獻花圈;在貴州平塘,同學們參觀了世界最大望遠鏡「中國天眼」,感受中國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此外,參訪團還走訪了故宮、天壇、國子監、鳥巢、黃果樹瀑布等地。

乘高鐵體驗「一地兩檢」便利

參訪團還特意安排同學從貴州乘坐高鐵返港,親身感受中國的「高鐵速度」以及「一地兩檢」的便利。

「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國歡慶,愛國愛港的香港師生們也應在其中。為此,我們對參訪行程做了認真設計,精心安排。」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公署發言人李華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參訪團行程安排突出三個主題,首先是外交,希望同學們通過參訪領略到新時代中國的外交使命及外交在國家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第二個主題是愛國,安排多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現在的幸福美好生活,希望包括香港青少年在內的所有青年一代能夠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第三個主題則突出發展與機遇,進入新時代的國家日新月異,香港也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希望同學們能從參訪過程中尋找機遇,增加自信,為自身發展挖掘更多空間和機會。

李華盼港青傳承愛國情

李華指出,愛國並不是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生長在新時代的每一個中華兒女首先應該對國家有正確的全面的完整的認識,要有家國意識和愛國情懷,相信香港青少年在這方面也能薪火相傳。其次,新時代賦予當下香港青年重要責任,他們是「一國兩制」的接班人,是香港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發揮引領作用的中流砥柱,「希望香港青年們看到前輩們為國家發展的付出和承擔,也能思考當國家發展的接力棒交給他們時,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責任感、意識和能力。」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已經成功舉辦13年,李華介紹,知識競賽在香港得到廣大師生的充分認可,參與度與積極性在今年創下歷屆新高,有2.85萬名香港學生參加比賽。

有隨團老師告訴記者,參加知識競賽已經成為學校的傳統項目,學生們積極踴躍,通過參加競賽也進一步提升了同學們對國家的了解和認知。

團員:今天和平非易 應加珍惜

有團員告訴記者,是次參訪「獲益匪淺」,此前對國家歷史及發展的認識和了解都來自書本、網絡、媒體,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通過參訪,對國家發展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透過愛國之旅,亦能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和平和穩定來之不易,是許多人付出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年輕一代應倍加珍惜。

是次參訪團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給予特別贊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