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美9成獨狼社交網「成魔」

2019-08-18

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等仇恨思想近年逐漸升溫,更有槍手在行兇前發表網上自白書,透過社交媒體散播極端思想。《華爾街日報》和網媒The Verge的分析指出,社交媒體在近期發生的暴力事件中,扮演愈來愈危險的角色,警告青少年長期在社交媒體閱讀極端人士發表的仇恨言論,思想亦會變得日漸激進,最終滋生更多暴力。

美國「恐怖主義及應對策略全國研究聯盟」的研究顯示,在2016年涉及獨狼的襲擊案中,約9成行兇者在瀏覽facebook(fb)、Instagram(ig)、YouTube等社交平台以及個人網誌和論壇後,思想變得激進,當中以伊斯蘭及極右極端分子帶來的影響最嚴重。

14歲YouTuber拍仇恨片 月入過萬

不少年輕人亦往往因感到孤單,而選擇在網上發表激進言論,希望博取關注,提升自己的存在感。美國醫療保健公司信諾集團去年一項研究顯示,近半數美國成年人經常感到孤單,年輕人的情況尤其嚴重。《華爾街日報》引用研究指,當人們的行為帶來更多破壞,他們便感到自己更「重要」,成為他們不斷發表仇恨言論並訴諸暴力的動機。

極右政治組織懂得利用社交網絡招攬新一代年輕成員,這些組織在網上人氣極高,甚至令傳統政黨相形失色,例如英國極右組織「英國優先」的fb專頁讚好次數逾200萬,較工黨及保守黨的總和還要高。這反映社交平台亦是極端政治思想的必爭之地,隨時令更多年輕人採納激進政治主張。

極端思想的網上傳播亦有年輕化趨勢,14歲YouTuber「Soph」因發表仇恨同性戀者、伊斯蘭教以及渲染種族主義的影片而受到關注,累積近80萬名訂閱戶,且每月在眾籌平台Patreon從支持者獲得1,700美元(約1.3萬港元)資助。初嘗名利的她日漸變本加厲,甚至上載一段12分鐘的影片,向YouTube行政總裁武伊齊茨發出死亡威嚇。

獨特文化包裝 掩蓋極端本質

《華爾街日報》分析,由於在8chan的這類論壇上發表極端言論,往往無需負上後果,故吸引不少網民瀏覽,當中大部分為年輕的白人男性。激進人士以嬉笑怒罵的方式,將仇恨思想包裝成獨特的網絡文化,令年輕人在不知不覺間受煽惑,例如外形趣怪的卡通青蛙Pepe the Frog近年在外國非常流行,但仇恨團體已將其渲染為反猶主義的象徵。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