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融社會顯價值 新用途帶經濟效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雖然活化舊建築在香港已被提上日程,但成效與內地和外國相比,仍有一段距離。有本地學者認為,現時港人對活化舊建築已不再陌生,也明白保育不是要將建築物如古董般保存,而是要將其改造並賦予新用途,融入現今的年代及社會中,才能彰顯保育的價值,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並建議香港效法新加坡設立社區重建法,以社區作單位,全盤活化一個社區,而不是個別一兩幢建築,提升活化的效應。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建築保育學部主任李浩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港人以前對活化舊建築物並不熟悉,不少人均以為,只要將舊建築物保留,或將其改建為博物館,已經是保育。直至政府落實文物保育政策,並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大家對保育文物的觀念開始有所改變。
星洲保育 與民接軌
他解釋,公眾開始明白到保育不僅是為了保留建築物及作考古用途,也知道不需要「原汁原味」或「將建築物好似古董咁放鰜蛂v,而是可以將建築物改造,再賦予新用途,這樣才可彰顯保育的價值,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
他提到,由於新加坡與香港相似,都是將歷史建築分為兩類,其中新加坡的國家級古蹟受到法律保障,不可隨便清拆,就如香港的法定古蹟;另一批是需要保護的建築,就如香港獲得評級的建築物,故香港可考慮以新加坡作為借鏡的榜樣。
他指出,新加坡設有社區重建法,其方式是將整個社區作保育,如有很多唐樓舊建築的地區,經保育後,整區的歷史、氛圍及建築風格均得以保留,唐樓上層仍可居住或改作辦公室,下層則可作商業發展,如開設具特色或有藝術成分店舖等,同時受到居民及遊客的歡迎,效果良好。
惟他認為,過度商業化的保育則並不理想,以本港尖沙咀前水警總部改建而成的1881 Heritage為例,以保育為包裝,傾向商業及旅遊發展,對港人而言只是出售貴價商品的商場,與市民關係較疏離。
上海新天地活化成地標
另外,內地也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上海新天地,在開發前是一片有近一世紀歷史的傳統建築「石庫門」,開發後保留其屋簷、磚瓦,令外表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內部則採用21世紀的現代化風格,令遊人有如進入另一個時空。如今新天地已成為上海的地標和讓中外旅客領略中國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的地點。
而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與北岸的聖保羅大教堂隔河相望,前身是一座建於1947年的發電廠,於1981年被棄置。直至1994年才由泰特美術館集團接手啟用,改建成現今的美術館,並成為世界上參觀者最多的現代藝術館之一。從原本每日冒出黑煙的發電廠,變身成為藝術殿堂,也是其中一個成功活化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