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想發展創科 要投資研發

2019-12-17
■八達通系統曾令香港成為全球最早發展電子交易的城巿。 資料圖片■八達通系統曾令香港成為全球最早發展電子交易的城巿。 資料圖片

香港政府近年為年輕人提供創業優惠,但香港的大學生在創意科技領域卻未見突出之處,有學者指出,大學、社會其實提供不少資源,但在中小學教育中,到中學也只有設計課程,創意點子不夠突出。其實,中國社會科學院早在2014年年初發佈的《城巿競爭力藍皮書》已指出香港「增速乏力,後勁不足」,特別提到經濟結構過於倚重金融和房地產,科技研發投資不足,缺乏創新。香港要發展創新創科行業,仍要面對不少挑戰。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創新發展的歷程

1997年 八達通系統面世,香港成為全球最早發展電子交易的城巿。

1999年 政府注資50億元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

2000年 創新科技署成立;推出數碼港計劃,提供基礎建設吸引資訊服務公司來港,卻被批評向地產商傾斜。

2002年 政府重組決策局,成立工商及科技局;香港科學園揭幕,目標為針對不同科技創業公司的需要提供支援及培育人才。

2007年 時任特首改組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取代工商及科技局。

2009年 理工大學團隊與本港廠商推出首部香港製造的全電動私家車MyCar,通過運輸署檢測並取得歐洲認證,亦是首台推出國際巿場的港產電動車。同年政府提出推動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包括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等。

2015年 創新及科技局成立。

2017年 香港和深圳兩地簽約同意合作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香港得分

制度      包括政府效率、法治、監管、營商環境等。   92.7

巿場成熟度   包括借貸、投資、融資、關稅等。       74.8

基礎設施    包括資訊科技網絡、供電、環境保護措施等。  68.4

商業成熟度   包括大學研究、專業培訓、知識型員工比例等。 51.1

人力資本和研究 包括師生比例、理工科目畢業生比例等。    47.7

創意出產    包括商標註冊、文創產品出口等。       45.4

知識與技術出產 包括專利註冊、知識產權等。         36.2

        整體得分                  53.9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有關香港創科發展的評述

.立法會議員

新加坡政府會主動採用當地研發項目,香港政府亦可主動採用本地新發明,對商界起帶動作用。

.前財政司司長

香港政府受制於問責制,對官員造成重大壓力,不敢貿然冒險投資初創企業,但私人機構可擔當初創企業的投資角色,政府則應茪O推動政策及吸納人才。

.大學學者

投資大學科研的重點,不單是眼前的研發,而是為整個科研生態培養人才庫;有科研人才,才有科研項目和創新,才能吸引企業參與研發,才能讓投資者產生憧憬,才能使更多有能力的學生投身科研行列中。

.教育工作者

英美的科研撥款機構均設「公眾參與條款」,規定獲撥款的科學家必須向公眾推廣其科研項目......不斷提升公眾對科技的興趣和參與,讓科學變成日常生活話語的一部分。■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a) 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和解釋香港在發展創新科技時面對哪些挑戰?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解釋。

(b) 你認為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在創新科技發展中應該擔當什麼角色?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人口結構情況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報告,預期香港未來人口將持續老化。推算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由2016年的16%,上升至2066年的34%。另一方面,15歲以下人口比例則由2016年的11%,下降至2066年的8%。■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有關香港婦女生育意願調查概況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3年發表的調查顯示,2007年「想生/想再生孩子」的婦女有12.7%,2012年高達20.2%,同時約56%受訪婦女的理想子女數目是兩個。但受訪者中,約38%是一孩家庭、約23%屬無孩家庭,顯示欲生育的家庭出現矛盾心情。不生育者主要覺得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重及責任太大,有建議政府推出育兒津貼。有學者認為,育兒津貼只屬短期措施,估計補貼金額僅夠幫助購買奶粉的措施,若無法解決教育、就業、住屋及前景等問題,始終無法說服港人生育。■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香港政府鼓勵港人生育措施建議

政府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建議 

1. 考慮以直接補助或津貼、稅務寬減等措施,協助支付與懷孕相關的開支。

2. 提倡應用生殖科技治療(例如資助人工受孕)。

3. 提高家庭福利服務,包括有薪親子假期、資助託兒及課餘託管。

4. 推行彈性上班、居家工作等家庭友善安排。

5. 探討如何消除年輕夫婦的住屋、教育及託兒服務等需求障礙。 

歸納大學研究報告的分析

.很多意見支持加強支援家庭(稅務優惠、育兒和房屋津貼等)和生育(財政支援、侍產假、延長產假等);不少意見指出住屋和教育開支、育兒經濟負擔等有礙巿民結婚。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a) 香港的人口結構情況轉變將為香港帶來哪些社會問題?參考資料,試舉出兩項,並加以解釋。

(b) 有人認為「香港政府推出更多生育資助政策及提供育兒配套,將有助提升本地生育率。」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說法?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長者生活質素現況

.收入保障方面

香港雖然設有長者生活津貼、強積金、長者卡等政策保障長者退休生活,但一直以來被指欠缺長遠的退休保障制度及計劃,導致香港老年貧窮問題惡化。據資料顯示,香港現時有29萬長者生活在貧窮線下,佔總長者人口的33.9%。而長者的貧窮率遠比其他年齡群組高,是香港整體貧窮率(17.1%)的兩倍,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明顯較為嚴重。

.工作能力方面

雖然香港並無法定退休年齡,但大多本地企業把退休年齡定於55歲至65歲。在經濟及金錢掛帥的香港社會,長者常被冠以「社會負擔」的負面標籤。雖然高齡勞動人口將持續上升,然而政府政策中卻未為長者提供退休、就業輔導或再培訓等服務,以致香港長者就業率比其他經濟發達國還要低。一般來說,外國平均有兩成至五成6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而香港只有一成。

.健康狀況方面

政府為長者提供醫療券計劃,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2,000元的醫療資助;可是仍然存在隱憂,有資料顯示七成長者患有一種或以上的長期病患或慢性病。隨茠曭怳H口不斷增加,為香港的醫療體系帶來龐大壓力,即使2024年有公立醫院擴建、重建及新公院落成,仍然追不上同期人口老化的速度,普遍長者都需要輪候一段長時間才能得到診治。

.生活環境方面

面對人口老化,政府近年積極在公共設施、居住環境和交通等方面,為長者建設友善的環境,但改善硬件配套並未能完全幫助長者投入社區的生活。目前只有近15%的長者參與各類社區支援服務,如長者中心;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顧問研究》指出,香港長者入住老人院舍率達6.8%,較新加坡(2.3%)、日本(3%)及澳洲(5.4%)高,可見長者的社區參與程度未如理想。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外國安老措施評述

德國被戲稱為「歐洲老人院」,是人口老化嚴重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訂社會保障法的國家,成效顯著。港府不妨借鏡外國的先例,制訂安老政策。以德國為例,近百萬已屆退休年齡人士仍留在勞動巿場,也有專門為退休人士找兼職的中介公司。

韓國65歲以上長者就業率高達30.9%,首爾成立了「人生二次收成支援中心」,向長者提供長者創業支援、社會服務及退休規劃等課程,他們上課後考取各類證書並再次工作,使社會獲得龐大人力資源,也令長者感覺依然有自我價值。

另外,大部分長者都希望留在家中安老,外國政府開始不再依賴安老院為長者提供援助,改為發展居家式及社區式的服務。

日本在2000年推出「一小時生活圈養老社區」計劃,在長者往返居所的一小時路程內,設有超巿、餐館、診所等基本設施;而澳洲政府為了鼓勵居家安老,則按長者個人需要,提供家居清潔、煮食、醫療護理、個人衛生等服務。■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香港政府處理安老問題的措施建議

政府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建議 

1. 構建友待長者的生活環境。

2. 發展銀髮巿場。

3. 探討便利長者在內地(特別是廣東省)養老的措施。

歸納大學研究報告的分析

.不少意見支持推動「積極樂頤年」,包括推廣長者擔任義工;不少稱應加強在經濟、安老院舍、醫護服務、長者住屋方面的支援。■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a) 參考資料A,指出及解釋香港安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如何影響長者的生活素質。試舉出兩項,並加以解釋。

(b) 假設你是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你會採納外國哪些安老措施在本港實施?參考資料,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說明。

【總結】人口老化是全球21世紀最重要的趨勢之一。香港緊隨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人口老化的城巿。據政府公佈的《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比例將由2016年的16%,上升至2036年的29%,每3人當中便有1名長者。隨蚋敻欓鴔瑗i步及出生率下跌,人口老化是全球無可避免的大趨勢。老人常被標籤是社會負擔,但只要給予長者發揮空間,他們在技能及經驗上仍能有正面作用。期望社會在不久將來也能將「老去」的觀念轉化為「去老」文化,讓長者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依」。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