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公大改名「都會大學」 待審批

2020-12-12
■公開大學昨舉行記者會,交代大學重新命名的詳情。 受訪者供圖■公開大學昨舉行記者會,交代大學重新命名的詳情。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虹宇)香港公開大學昨日通過「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為大學新名稱,將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預計幾個月至一年左右可正式採用。校長黃玉山解釋,本港作為世界大都會,新校名反映大學能為城市的活力與創新作出貢獻,而且新名稱不會為大學的未來發展設限,可包容不同學科,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和人才需求。

通過新名前續稱公大

公大表示,在正式採用新名稱前,大學會率先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在立法會正式通過新名稱前,大學將繼續使用「香港公開大學」之名稱。校方稍後亦將舉辦新校徽設計比賽,以配合校名轉換。

黃玉山昨日於記者會進一步解釋改名決定,世界上名為「公開大學」的學校多是以遙距課程為主,招收兼職學生的院校。考慮到公大早已轉型,但社會上仍有許多人以為該校只提供遙距教育,對大學及畢業生發展構成障礙,遂決定更改校名。

校方本年8月至9月邀請所有大學成員及公眾人士提出改名建議,共收到約1,100個校名提名,約49%來自公眾人士,學生及校友分別佔26%及22%,其餘為公大教職員。

英文簡稱暫定為「HKMU」

「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先篩選出51個名稱的初選名單,包括「香港九龍大學」、「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大學」、「洋紫荊大學」、「獅子山大學」等,其後在11月提交了3個建議名稱予大學行政委員會及校董會審批,最終校董會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新名稱,英文簡稱暫定為「HKMU」。

新名不為學術發展方向設限

黃玉山認為,新校名反映大學校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同時包含大都會多元化的概念,切合大學現況及發展策略目標。此外,新名稱沒有為大學的學術發展方向設限,有助大學發展新的領域,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和人才需求。他期望新名稱有助公眾對大學的使命、角色及任務有更準確的理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