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人文載道,匯則興邦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排列 列表排列
卡片列表 卡片列表
畫家胡明德 寫生不倦 勾勒城市山水新意象
胡明德「自然為師——寫生創作世界巡迴展」上一站於美國紐約藝術館啟幕,原計劃還將走進日本、英國和澳洲,後無奈因疫情而暫時取消。如今他見到香港藝文界迸發的生機和活力,遂決定今年在這裏重啟巡展。他近月常在此寫生創作,從多元角度觀察香港的都市、鄉郊和海旁,為香港城市山水主題個展做好充分準備。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聆聽】冀設立平台促兩地藝術交流
他冀望未來可以在香港設立一個藝術交流及培訓平台,介紹內地不同藝術領域的大師來港教學,並促進內地和香港藝術院校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我19歲就出來當老師,一直當到現在,我對教育有很大的情懷和很深的抱負,我覺得也許這方面我可以為香港的藝術教育培訓出點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紀錄片內外 創作者趙麗娜的江南與台灣
過去數年,身兼導演、製片人、撰稿人等多職的趙麗娜帶領攝製團隊尋訪兩岸多座城市,講述江南與台灣的文化連結。紫砂壺、古窯、中醫藥、淮揚料理、二胡……每個故事聚焦一件事物、一個群體,《我在江南遇見你》獲得不俗點閱成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廊】想起生土
突然想起生土。生土就是沒有被人開挖和侍弄過的土。它單純,不含腐殖質,多少年代隱匿在暗壤裏,一旦被人鼓搗出來轉瞬間就改變了品性。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生土
收藏
取消收藏
【雙城記】滿目韶華
走進中環集古齋,豁然間書畫滿庭,琳瑯滿目,迎面就是那幅有名的「吳歡有歡」,那是齊白石老人寫給幼年吳歡的,一幅幅字,一張張畫,撲面而來,既熟悉又新鮮,喚起我無盡的回憶,我和作畫的吳家一家有着說不盡的關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吳氏
收藏
取消收藏
【此山中】花下閒人
大概十七八年前,智能手機仍未如今天般發達,仍處諾基亞(Nokia)年代,拍照還得依靠照相機,就是傻瓜機。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在下擔任山東外貿抽紗公司顧問因而熟悉的青島,公元二千年後已非往昔充滿南歐風味山海之間漂亮的城市,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保留舊城區、發展迅速的現代魅力都會。三四月間不少街道櫻花盛放,予人城市建設綠化非常出色的印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發式生活】同事身體突發狀況
最近,公司秘書要求每位同事更新緊急聯絡人資料,我當然二話不說趕快回覆。但最初沒有刻意留意,可能只是公司想把職員的資料更新一下。但到了當天的晚上回公司工作,其中一位同事跟我說:「你知不知道某個男同事,發生了嚴重事情?」我立刻很緊張及凝重地詢問這位同事:「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這位同事有什麼病?」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同事
收藏
取消收藏
【冬陽天地】李秀恒先生
香港1991年傑出青年李秀恒博士前幾天突然病逝,由他中風之日起,雖然我每天都知道他的病情進展,作為醫生見慣生離死別,但仍非常悲痛,當日正是傑出青年的周年大會,大家都為他的離世深表哀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細說星光】一劇成名劉學義
劉學義(見圖)算是我在專欄中少提的國劇男演員,在那麼多大明星的國劇市場,缺乏機會擔正的他,當然算不上是劇迷追捧的對象。坦白說,若不是最近看了他主演的熱播劇《花間令》,對他的印象實在也不深。劉學義1990年出生於青島市,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代表作不多,《青雲志》、《琉璃》和《少年歌行》算是有點戲份。主演過的大劇《長風渡》也不過是白敬亭、宋軼的對手角色。以他的年紀,現在起步是要追落後了。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演藝蝶影】一曲《妝台秋思》遊走兩個演出
很多人都聽過《妝台秋思》這首古曲,它是描繪昭君出塞故事的《塞上曲》中的一個段落。廣東人對它非常熟悉,因為它正是粵劇《帝女花》主題曲《香夭》的曲調。大部分人聽到它的音樂便會聯想到《帝女花》世顯駙馬和長平公主在含樟樹下雙雙死去的一場戲,卻很少人會說「這是《妝台秋思》的音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舞者
收藏
取消收藏
【Art Basel Hong Kong】國際藏家來Art Basel尋心頭好 交易暢旺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今日(28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入場,相信會有一番熱鬧景象。而在昨日及前日的預展中,已有來自全世界的藏家慕名而來,競相落訂,參展藝廊紛紛展示極具藝術家個人特色的多元作品,並表示兩日間的銷量已不俗。由此可見,大型文化藝術盛事熱度不減,能助力香港盛事經濟。Art Basel Hong Kong對全球藝廊和藏家仍具有吸引力,國際級藝廊可在此幫助藝術家更大程度地拓寬國際市場與曝光度,藏家亦可縱覽現當代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尋得心頭好。◆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尉瑋、胡茜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藏家:很多作品值得收藏
內地藏家唐先生在四川成都經營一家藝廊,他談到自己幾乎每年都會來Art Basel,而今年主要以物色新晉藝術家的作品為目標,他說:「香港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氛圍,這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個可以堪比歐美等國家的絕佳環境,」他也對自己今年將會有怎樣的收穫充滿期待,「我剛進來了一小會,就已經看到很多非常新穎、值得收藏的作品。」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Art Central重返中環海濱 規模歷年最大
Art Central 2024展會總監Corey Andrew Barr表示,樂見全球藝術博覽環境的回歸,並對香港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表示激動,「2024是激動人心的一年,Art Central有機會將全新的優秀藝術作品帶到香港,為國際藝廊與香港當地的藝術家和藝廊提供很好的創意平台。」他注意到,走出疫情的香港正在以全新姿態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訪港,而旅遊業的振興對於助力香港藝術經濟發展亦是好事,「旅遊業的發展對香港藝術市場很重要,Art Central期待今年能夠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並與香港當地的收藏家一起為香港帶來積極的影響。」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台灣畫廊競相參展 讚Art Basel為畫廊品牌加分
她認為,雖然經歷過疫情間的低迷,Art Basel的吸引力仍然巨大。「疫情間2021年,我是台灣唯一來參展的,當時還要隔離兩個禮拜。我們一直發文和做直播,聽說當時全台灣的畫廊界都在看我們在香港是怎樣。」她笑道,「台灣畫廊關注香港,除了Art Basel,現在還有Art Central等。」她介紹道,除了10間畫廊參展,今年還有大概70間台灣畫廊來港參觀展覽,也是歷年來最多,不少畫廊更向她表示明年也想申請。除了畫廊,大批台灣藏家也同時來港,「最少有幾百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詩語背後】龍行龘龘
母親80歲了,一直住在家鄉小鎮。農曆二月二是她生日,與弟弟妹妹相約,回老家吃了一頓團圓飯。返程特意選擇坐火車,與四年前的一段經歷對照,頗有感觸。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字裏行間】牟松庭筆法
在所謂「新派武俠小說」興起前,香港一地,最風行的是「技擊小說」,名家如朱愚齋、我是山人、念佛山人等。1950年代中,梁羽生、金庸冒起,技擊小說才漸衰落。而大多數論者俱認為新派武俠的鼻祖為梁羽生,發揚光大者為金庸。不過,只要我們翻開舊報,在梁金之前,已有蹄風、牟松庭兩人在寫「新派」,即是非如朱愚齋等人所寫之「技擊小說」。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畫家胡明德 寫生不倦 勾勒城市山水新意象
胡明德「自然為師——寫生創作世界巡迴展」上一站於美國紐約藝術館啟幕,原計劃還將走進日本、英國和澳洲,後無奈因疫情而暫時取消。如今他見到香港藝文界迸發的生機和活力,遂決定今年在這裏重啟巡展。他近月常在此寫生創作,從多元角度觀察香港的都市、鄉郊和海旁,為香港城市山水主題個展做好充分準備。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聆聽】冀設立平台促兩地藝術交流
他冀望未來可以在香港設立一個藝術交流及培訓平台,介紹內地不同藝術領域的大師來港教學,並促進內地和香港藝術院校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我19歲就出來當老師,一直當到現在,我對教育有很大的情懷和很深的抱負,我覺得也許這方面我可以為香港的藝術教育培訓出點力。」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紀錄片內外 創作者趙麗娜的江南與台灣
過去數年,身兼導演、製片人、撰稿人等多職的趙麗娜帶領攝製團隊尋訪兩岸多座城市,講述江南與台灣的文化連結。紫砂壺、古窯、中醫藥、淮揚料理、二胡……每個故事聚焦一件事物、一個群體,《我在江南遇見你》獲得不俗點閱成績。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百家廊】想起生土
突然想起生土。生土就是沒有被人開挖和侍弄過的土。它單純,不含腐殖質,多少年代隱匿在暗壤裏,一旦被人鼓搗出來轉瞬間就改變了品性。
發佈時間
生土
收藏
取消收藏
【雙城記】滿目韶華
走進中環集古齋,豁然間書畫滿庭,琳瑯滿目,迎面就是那幅有名的「吳歡有歡」,那是齊白石老人寫給幼年吳歡的,一幅幅字,一張張畫,撲面而來,既熟悉又新鮮,喚起我無盡的回憶,我和作畫的吳家一家有着說不盡的關係。
發佈時間
吳氏
收藏
取消收藏
【此山中】花下閒人
大概十七八年前,智能手機仍未如今天般發達,仍處諾基亞(Nokia)年代,拍照還得依靠照相機,就是傻瓜機。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在下擔任山東外貿抽紗公司顧問因而熟悉的青島,公元二千年後已非往昔充滿南歐風味山海之間漂亮的城市,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保留舊城區、發展迅速的現代魅力都會。三四月間不少街道櫻花盛放,予人城市建設綠化非常出色的印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發式生活】同事身體突發狀況
最近,公司秘書要求每位同事更新緊急聯絡人資料,我當然二話不說趕快回覆。但最初沒有刻意留意,可能只是公司想把職員的資料更新一下。但到了當天的晚上回公司工作,其中一位同事跟我說:「你知不知道某個男同事,發生了嚴重事情?」我立刻很緊張及凝重地詢問這位同事:「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這位同事有什麼病?」
發佈時間
同事
收藏
取消收藏
【冬陽天地】李秀恒先生
香港1991年傑出青年李秀恒博士前幾天突然病逝,由他中風之日起,雖然我每天都知道他的病情進展,作為醫生見慣生離死別,但仍非常悲痛,當日正是傑出青年的周年大會,大家都為他的離世深表哀痛。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細說星光】一劇成名劉學義
劉學義(見圖)算是我在專欄中少提的國劇男演員,在那麼多大明星的國劇市場,缺乏機會擔正的他,當然算不上是劇迷追捧的對象。坦白說,若不是最近看了他主演的熱播劇《花間令》,對他的印象實在也不深。劉學義1990年出生於青島市,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代表作不多,《青雲志》、《琉璃》和《少年歌行》算是有點戲份。主演過的大劇《長風渡》也不過是白敬亭、宋軼的對手角色。以他的年紀,現在起步是要追落後了。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演藝蝶影】一曲《妝台秋思》遊走兩個演出
很多人都聽過《妝台秋思》這首古曲,它是描繪昭君出塞故事的《塞上曲》中的一個段落。廣東人對它非常熟悉,因為它正是粵劇《帝女花》主題曲《香夭》的曲調。大部分人聽到它的音樂便會聯想到《帝女花》世顯駙馬和長平公主在含樟樹下雙雙死去的一場戲,卻很少人會說「這是《妝台秋思》的音樂」。
發佈時間
舞者
收藏
取消收藏
【Art Basel Hong Kong】國際藏家來Art Basel尋心頭好 交易暢旺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今日(28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入場,相信會有一番熱鬧景象。而在昨日及前日的預展中,已有來自全世界的藏家慕名而來,競相落訂,參展藝廊紛紛展示極具藝術家個人特色的多元作品,並表示兩日間的銷量已不俗。由此可見,大型文化藝術盛事熱度不減,能助力香港盛事經濟。Art Basel Hong Kong對全球藝廊和藏家仍具有吸引力,國際級藝廊可在此幫助藝術家更大程度地拓寬國際市場與曝光度,藏家亦可縱覽現當代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尋得心頭好。◆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尉瑋、胡茜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藏家:很多作品值得收藏
內地藏家唐先生在四川成都經營一家藝廊,他談到自己幾乎每年都會來Art Basel,而今年主要以物色新晉藝術家的作品為目標,他說:「香港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氛圍,這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個可以堪比歐美等國家的絕佳環境,」他也對自己今年將會有怎樣的收穫充滿期待,「我剛進來了一小會,就已經看到很多非常新穎、值得收藏的作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Art Central重返中環海濱 規模歷年最大
Art Central 2024展會總監Corey Andrew Barr表示,樂見全球藝術博覽環境的回歸,並對香港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表示激動,「2024是激動人心的一年,Art Central有機會將全新的優秀藝術作品帶到香港,為國際藝廊與香港當地的藝術家和藝廊提供很好的創意平台。」他注意到,走出疫情的香港正在以全新姿態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訪港,而旅遊業的振興對於助力香港藝術經濟發展亦是好事,「旅遊業的發展對香港藝術市場很重要,Art Central期待今年能夠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並與香港當地的收藏家一起為香港帶來積極的影響。」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台灣畫廊競相參展 讚Art Basel為畫廊品牌加分
她認為,雖然經歷過疫情間的低迷,Art Basel的吸引力仍然巨大。「疫情間2021年,我是台灣唯一來參展的,當時還要隔離兩個禮拜。我們一直發文和做直播,聽說當時全台灣的畫廊界都在看我們在香港是怎樣。」她笑道,「台灣畫廊關注香港,除了Art Basel,現在還有Art Central等。」她介紹道,除了10間畫廊參展,今年還有大概70間台灣畫廊來港參觀展覽,也是歷年來最多,不少畫廊更向她表示明年也想申請。除了畫廊,大批台灣藏家也同時來港,「最少有幾百個!」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詩語背後】龍行龘龘
母親80歲了,一直住在家鄉小鎮。農曆二月二是她生日,與弟弟妹妹相約,回老家吃了一頓團圓飯。返程特意選擇坐火車,與四年前的一段經歷對照,頗有感觸。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字裏行間】牟松庭筆法
在所謂「新派武俠小說」興起前,香港一地,最風行的是「技擊小說」,名家如朱愚齋、我是山人、念佛山人等。1950年代中,梁羽生、金庸冒起,技擊小說才漸衰落。而大多數論者俱認為新派武俠的鼻祖為梁羽生,發揚光大者為金庸。不過,只要我們翻開舊報,在梁金之前,已有蹄風、牟松庭兩人在寫「新派」,即是非如朱愚齋等人所寫之「技擊小說」。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