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1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1-06] 歐洲議會報告是反面教材

李南來

 對歐洲議會的指責,香港社會已據理反駁。特區政府十月廿五日對歐洲議會報告作出書面回應,指出,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市場之一,擁有開放的規管環境,具有高度競爭的經濟體制,所有的行業,不論其背景如何,均參與平等競爭。書面回應還就數碼港項目的批出、TOM.COM的上市安排有關問題作了澄清。特區政府新聞統籌專員林瑞麟同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歐洲議會不了解香港的全面情況。李嘉誠屬下的長江實業集團指出,歐洲議會報告存在「理據謬誤」。長實表示,以今年十月廿四日收市市值計算,李嘉誠名下的長實、和黃、長江基建及港燈的市值,只佔港股總市值百分之十五,連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的電訊盈科,五家公司總市值佔香港股市總市值不到百分之十八,歐洲議會報告的數據與事實有明顯出入。筆者以為,將歐洲議會拋出的這本書反覆顛倒來讀,既抓住其文字,又超脫其文字,至少可以有以下收益。

 一、讀出香港歷史的滄海桑田。想當年,英資公司是在英軍的槍炮掩護下來到香港做生意的,自然擁有種種特權。英資怡和及匯豐更是被人們稱為在香港最有權勢的管治機構,排名赫然在港英當局之前。但在當時,華資對此似並無怨誹,也沒有提出要制訂反壟斷法,可見中國人的厚道與堅忍。華資財團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頑強進取,不斷擴大在香港市場佔有的份額。在中英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如火如荼之際,匯豐總部遷住英國,怡和遷冊百慕大。華資本著對香港未來的責任感,在香港積極投資。到今天終於由洋人叫屈,發出公平競爭的「呼聲」,不由人不發陵夷谷替、滄海桑田之感慨。

 二、讀出一份香港特色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經濟是一個大拼盤,華資、中資、英資、美資、日資各切一塊,各顯神通。按照自由市場經濟的通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乃天經地義。此長彼消,乃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作為政府來講,其職責也像所有奉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地區一樣,負責制訂遊戲規則,管理上則是「你投資,我歡迎;你賺錢,我收稅,你倒閉,我收攤」。特區政府實際上就是這樣做的,儘管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除非確實出現欺行霸市、官商勾結等無序、違法等現象,否則是不宜要求政府出手干預經濟運行的。但英資財團可能舒服慣了,運用港英的影響力於市場競爭慣了,對這種產生於其祖居地的經濟學說反而忘記了。有趣的是這份報告出自前港督彭定康把持的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彭定康是玩政治的高手,他的出馬為香港的「政治經濟學」平添了釵h聲色光影。

 三、讀出一些「民主派」分子「唱衰」香港的種種伎倆。到國際社會「唱衰」已成為李柱銘等人的主要末牷A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瑞士,總要借人權、法治等問題抹黑一下香港。據傳媒揭露,李柱銘今年一月到法國,就曾與歐洲議會成員秘密會晤,總是由李柱銘等親自出面「唱衰」香港,效果當然會越來越差,這也符合「邊際收益遞減」的經濟學原理。不過這回借洋人的口來詆毀香港,效果是否好一些?從香港社會輿論的反映來看,李柱銘所付出的成本(苦心)似乎並未收到相應的產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