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1-14] 香港新聞生態亟待改善

梁 思

 回歸後,香港這個地方已經不再是「借來的時間和借來的空間」,每一個市民,包括每一個記者、編輯以至報社老闆,都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都是這個地方的主人,「香港是我家」。「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賦予我們的,不僅是權利,更是一分責任,我們有責任去把這個從百多年殖民管治陰影下走出來的社會帶引到一個自強、自尊、自重和更加繁榮、興旺、穩定的方向。然而,本港有部分傳媒、記者,對特區政府三年來的政績視而不見,不去為這個社會、這個「家」添磚加瓦,反而是去毀屋拆牆;甚至不遺餘力扮演「倒董」急先鋒,打正旗號對抗「一國兩制」和反對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下,本港傳媒應有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豈料有的記者缺乏中國情懷,視「一國」為無物,甚至如同外國傳媒那樣來責問自己國家和國家領導人,並且「聽到風就是雨」;而對真正干預香港政經事務的國際勢力卻熟視無睹,對那些影響香港繁榮穩定的行徑和在政治上出現以「兩制」對抗「一國」的現象置若罔聞。

 政治方面唱衰「一國兩制」與惡性商業化傾向方面的煽、色、腥,是對香港新聞生態的極大破壞。這種「雙管齊下」做新聞的手法,頗能收聳人聽聞之效,也頗能刺激報紙銷量。如果傳媒老闆將政治上唯恐天下不亂及商業化取向上極盡煽、色、腥作為辦報方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新聞生態自然趨於惡化。

 本港傳媒忽略社會責任,正是因為濫用了「新聞自由」。在本港社會上,只要有人對傳媒提出批評,一些傳媒便揮起「新聞自由」的大棒,群起而攻之,同時竭力鼓吹和灌輸「絕對新聞自由」。

 香港是自由、法治社會,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是這個社會的重要基石和支柱。香港的新聞從業人員,為挖掘新聞,不辭辛苦,跑得快,使出渾身解數的敬業精神,聞名遐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優點,但若不懂得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兩者的平衡關係,就有可能走向反面。世間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新聞自由也不是絕對的。在香港,新聞自由一要受法律的規限,二要受新聞道德操守的規限。新聞自由是必須的,但不能藉「新聞自由」無中生有,在報道中時涉造謠誹謗、吹水作大、誨淫誨盜、假造新聞。特別應指出的是個別傳媒為推行其抗中亂港政治路線,不惜濫用「新聞自由」,在報道中混淆黑白、扭曲是非,唯恐天下不亂。

 要提高新聞專業質素和操守,除了靠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良知和努力,靠他們抵禦來自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壓力外,還要靠媒體老闆如何認識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承擔。

 香港已回歸三年多,步入了一個歷史新階段,在「一國兩制」下有釵h新的問題需要探索和解決。傳媒在這個歷史時刻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除了監察政府運作、反映民意之外,在引領社會思考、喚醒公民意識等各方面,都擔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廣大市民期望本港新聞界加強專業操守,真正做到自律,不斷提高質素,為盡快改善香港的新聞生態和輿論環境作出努力,以因應社會和歷史賦予的責任。(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