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2-11] 社論:中資部署迎入世 強強聯合增實力

 在中國加入「世貿」前夕,四個大型中資企業光大、華潤、招商局、中旅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書》,四大集團將以「平等互利、相互支持、強強合作、共同發展」為原則,開展合作,內容涉及生產、產品、資產經營及企業內部管理、企業文化等領域,四方還同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議,以形成四方高層間的定期協商機制。這是中資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也是中資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實力、優化資源配置,面向國際市場,提高競爭力,加強抗禦風險能力,節約成本,加快發展的重要部署。

 中國明年初就會加入世貿,時不我待。中國將會按照世貿的協議,開放市場;而世貿成員國也向中資企業開放市場,商業機會大大增加,但是,國際競爭也更形激烈。國際跨國企業挾龐大的資金,挾先進的技術而來,中國企業必須發憤圖強,作出部署,迎接挑戰。金融、分銷、服務業是中國較為薄弱的環節,入世之前,有關提高競爭力的改革一定要加快步伐,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經營模式,打破一切束縛生產力的條條框框,同國際慣例接軌,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的資源和市場,加快發展壯大自己。

 要加強競爭力,必須揚長避短,擴大規模效益。同跨國企業的體積相比,中國企業的規模已相對細小,如果再各自為戰,分散力量,甚至是中資企業同中資企業競爭形成內耗,競爭力更加削弱。光大、華潤、招商、中旅分屬四個不同系統,各有主管,過去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紛紛作多元化經營,跨行業經營,經營業務增多,管理的專才不足、資金分散的弱點也暴露出來,無法達到規模效益,進料的成本較高,生產的皮費較昂,故商品或服務的價格競爭力也較低,資金的回報率達不到最好水平。四大集團公司之間,互相交叉的業務不少,如果將重複投資的業務聯合起來,資金體積擴大,規模效益大大提高,對四大集團都是互相有利的事情。

 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做生意也一樣,必須在自己佔有優勢的領域加強經營,集中資金,集中專才,發揮強勢。所以,四大集團公司今後都會加強對核心業務的經營和發展。而非核心業務之資產,將會重新組合,會優先出售給兄弟企業,或者是互相合作、合股、兼併。華潤集團會加強分銷業務,光大會專注於金融業務,物流、交通基建業務由招商局專門發展,旅遊、酒店、運輸則由中旅集中經營。各公司把非核心、非優勢業務分了出去,經營成本將大為降低,資金的調度和運用將更富效益,核心業務會發展得更快。有一些已上市的公司,資產轉售,均會經過股東大會,按香港的慣例進行。

 核心業務有分工,並不是互相分離,而是「強強合作」,今後四公司將加強合作,客戶互相介紹,資源互相支援,有一些電腦網絡、服務站點互相享用,共同通報商機,創造新的生意機會,建立一種策略伙伴的合作關係,目的是使企業的輻射能力、對市場反應的能力、客戶的數目和營業規模大大擴充,互相呼應,互相配合,應付商戰。四大集團之間會在開展拆借資金、貸款對外抵押、融資、發行債券方面互相合作,使財力更雄厚,資金更充裕,防範風險能力更高。

 四大集團公司的結盟,標誌著中資企業對港投資更多,更充分利用香港,作為「走出去」的重要橋樑。香港的中介角色,對中國更形重要,香港各業利用中國加入世貿的商機將會更多。中資的聯合結盟,是股市的利好消息,它對香港繁榮穩定有深遠之影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