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2-11] 向反公安法的大學生進一言

關秉書

 要求不經警方批准而自由組織遊行,似乎是很過癮而又痛快的事。不過也應考慮一下對社會的影響。一般而言,言論可以自由,而行動是不能自由的。其實即使言論,有些國家也有一定限制。在德國,公開宣傳希特勒的「偉大」業績和納粹理論就是違法。有些國家如果你宣傳反基督教或回教,就會被群眾圍毆加以拘捕。某些國家如果對皇帝或元首稍有不敬就是犯法。即使在香港,過分淫褻的文字也禁止刊登,可見也並非完全自由。至於行動則更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其道理十分簡單,那是為了社會秩序的安定繁榮和健康地發展。

 遊行是社會性的行動,而且是政治性的社會行動。假如毫無限制完全自由,那就十分危險。請不要忘記,如果你有這種自由,你的對立面也當然可以有同樣的自由。在通衢大道之上,兩雄相遇,雙方都年少氣盛,熱血沸騰,雙方都高喊對立的口號,其結果是十分令人擔憂的。群眾是最易激動的,一激動就失去理智。事先警方又毫無所知,不能事先調配警力,不能規定雙方遊行的時間和路線,以免對立雙方正面碰頭,也不能避開十分擁擠的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只有三幾個剛好在場的巡警。如果出了事情,如何控制局面?又如果有一兩個壞人趁著混亂之際搞些不法的勾當。這樣就絕非香港之福,也非大學生之福。

 遊行總是聲勢愈大愈好,總是歡迎看熱鬧的群眾加入自己隊伍的。在政治鬥爭日益尖銳化的時候,這就更加危險。現在香港流行著「逢董必反」、「逢中必反」的風氣,更有一些認為「愈亂愈好」的人,如果讓這一類人混入,或者遊行主持人之一本來就有這種思想,則雙方的衝突勢必升級。到事情鬧大再來補救就十分麻煩,而且禍害已經鑄成了。

 筆者年已八十有一,年青時在北京唸書。參加過聲勢浩大震動全國的「反飢餓,反內戰」大遊行。那是解放前夕,政治鬥爭極度尖銳的時代。所以我也可以說是學運的過來人,至少對學運並非完全外行。希望同學們不要以為「有大批支持者」而沾沾自喜。首先,是否真的「大批」就成問題,沉默(不寫文章)的廣大市民是否希望這麼多遊行?其次,這些捧場者之中,是否可能有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其三,即使果真是「一大批」人,則這些人的意見是否對?是否太過書生化?是否忘記了最普通的普通常識,因而忽視了群眾性的政治鬥爭一出軌就有害於社會安定的秩序。

 政治上的問題有時需要遠大的眼光,對事情慎重的調查研究,需要十分細緻而又曲折的思考和判斷,不是靠人多熱鬧,一哄而起高呼口號就可以作出決定的。群眾性的活動用以表示一種意見或情緒,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但如果靠人多起哄來決定事情該如何辦,則萬萬不可。文革十年我從頭到尾一直在近距離冷眼旁觀,慢慢才省悟到這種「民主」實在不敢恭維。我觀察的對象全是大學生和三十幾歲的年青教員。他們的熱情是無可懷疑的——烈日下的群眾大會,高呼口號,聲嘶力竭的演說,長時間的鼓掌,人人汗流浹背等等,在在都令人佩服。但內容和決定則全是錯誤的。我深深感覺到,政治上的事必須人人都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人人都能冷靜地想問題。決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跟風氣趕摩登都是不負責任的事。這類事情我見得太多太多,也不必在此囉嗦了。

 以上云云,可能不甚中聽,但逆耳之言,也野i以請諸君考慮一下。如果諸君認為本文一無是處,當然可以堅持「反惡法」,照樣幹下去。筆者只能奉勸一句話「三思,再三思而後行」。

 又:香港回歸以來,我覺得似乎有一種「惟恐天下不亂」的陰風在空氣中飄盪,處處暗中引向「不妨讓英國統治還好」的結論。也釦甯暆糷F亦未可知。不妨說出來請諸君參考參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