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13] 社論:大家都來討論醫護改革方向
政府昨日發表《你我齊參與,健康伴我行》的醫護改革諮詢文件,目的是引起香港各界人士的深入討論,對醫護改革提出意見。醫護改革影響深遠,涉及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利益,香港所有市民都應積極表態,提出自己的意見。
新的醫護改革諮詢文件,已經揚棄了哈佛報告的醫療保險制度設想,這種保險制度會導致醫療之濫用,供款又多,並不受港人歡迎。新的建議是採儲蓄制度,誰供款,誰將來自己享用,用不完可以作遺產轉給下一代,每人從四十歲至六十五歲,拿百分之一(若連配偶供百分之二)的工資儲蓄,每月按中位數入息計算,平均供八十元左右,基本可解決六十五歲之後的醫療問題。
市民關心的是,這筆錢供二十五年後,只得四萬多元,如何夠晚年的醫護費?如果不夠怎麼辦?又有人認為,與其一月供八十元,作用不大,何必設醫療儲蓄?昨日有關官員已作出解釋:這是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政府投資於醫療的資金不會減少,若全民都供款儲蓄,集合起來投資,這筆錢將會增值,到市民晚年之時,就不止四萬元了,儲蓄再加政府之補貼,老年醫療便可以有足夠的資源。如果今天不設立醫療儲蓄制度,可以把問題掃到地氈下面,到了二十九年後,六十五歲老年人口達到五分之一。那時無非兩個解決辦法:一是老人醫療降低標準,有很多病無資源醫治,缺醫缺藥;二是大大加重我們下一代的稅務負擔,稅率達三成,讓下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晚年醫療開支。
全球的醫護業發展趨勢是,人口不斷老化、科技發達使以前不治之症成為可治之症但費用大增、市民對醫療的要求提高,全球的大都市都要為未來醫療費大升而未雨綢繆。市民應該思考,我們是否需要這樣的計劃,抑或是讓下一代背上一個無法承擔的財政大包袱?
何時啟動儲蓄計劃,也成為市民爭議之焦點。不少人認為強積金正在上馬,市民負擔已經夠沉重,再增醫療儲蓄,豈非百上加斤,目前並非是啟動儲蓄的時機。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不過,現在不過是展開討論,徵求意見,然後再編制出具體計劃,相信實行儲蓄是兩三年後的事,屆時經濟已經復甦,所以,早作討論與開始供款是兩碼事。
這個諮詢文件並非只講供款,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諮詢推廣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病、如何建立私營公營系統通用的個人電子醫療檔案、公營私營醫院統一使用最有效的臨床常規醫療方案、病人在公立醫院可以選擇醫生、公營私營醫院合作縮短輪候手術時間、使用日間護理服務減少住院費用、改革收費制度防止資源浪費等等。這些改革內容,有利市民將來享用更好的醫療服務,防病於未然,查病查得早,有病少花錢,減少住院期,增加醫護服務選擇。如果我們需要更健康的晚年,更美好的人生,我們就應積極提出意見,督促政府提高醫療成本效益,用最少的錢給市民提供最佳的醫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