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15] 斥陳水扁「第四不」
望 凱
陳水扁十二月六日在台北與美國一些訪客交談時,希望美國政府今後避免再提及「三不政策」,而應該加上「第四不」,即「反對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陳水扁企圖藉由美國高層人士向美國政府建言,插手中國內部事務、阻撓中國統一大業的進程,這實在是異想天開,不自量力。
陳水扁的「第四不」,充分暴露了他的心虛膽怯,搞「台獨」不得人心。同時,也說明中國政府不承諾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做法是十分英明正確,擊中了「台獨」勢力的要害。中國政府早就昭告世人,中國將以「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針解決台灣問題,但也絕不會放棄以武力解決的可能性,這是針對外國勢力插手台灣問題、島內獨派勢力宣佈「台灣獨立」和當局無限期拖延兩岸統一而提出的策略,也是對「台獨」勢力的嚴重警告。
陳水扁對此心有餘悸,他雖然狂妄叫囂要「決戰境外」,但又不得不透過美國高層人士的所謂「第二軌道」傳話——「反對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其色厲內荏,於焉可見。對此,島內輿論嘲諷說,所謂「求人不如求己」,兩岸關係要靠自己解決,何必捨近求遠,任何人都無法擔任兩岸調人。陳水扁若能早一點決定,他自己到底是不是中國人,要不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則對問題的解決自然會有幫助。
然而,陳水扁上台半年多來,他的所謂「兩岸關係會柳暗花明」、「十月底兩岸問題會馬上好轉」以及兩岸「在一年內不會發生問題」等「扁式遠景」全無兌現,且由於他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而陷入了危險的僵局。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陳水扁提出的「第四不」,究竟對日益惡化的兩岸關係能產生何作用?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為了中美兩國關係大局,不得不提出對台問題的「三不政策」,即:美國不支持兩個中國與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等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這一「三不政策」並於一九九八年克林頓總統訪問中國時親口說出。美國政府的這一政策,無疑是對台灣當局的一次最嚴重的打擊。而今,陳水扁希望美國政府今後少提及「三不政策」,並企圖要美國新政府推翻克林頓政府的「三不政策」,還別出心裁地提出「第四不」,談何容易!台灣輿論就直截了當地指出,美國對台政策有延續性,陳水扁要美國新政府推翻「三不」,難於登天!
陳水扁口口聲聲說「兩岸問題的解決及任何台灣現狀的改變,均須經過台灣二千三百萬民眾的同意」,但暗地裏卻寄望於外國勢力,其「表裡不一」由此可見一斑。半年多來的事實充分說明,陳水扁無意解決兩岸問題,唯一的目的是「以拖待變」,自欺欺人地將台灣引向危險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