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4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中華風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4-09] 趙南起:朝鮮族將軍耀目政壇(上)

放大圖片

 一九九三年四月,江澤民主席視察軍事科學院時,趙南起院長向江主席匯報軍事科研情況。

●他三進三出延邊自治州,與當地父老鄉親結下深厚情誼。在半世紀的軍旅生涯和從政經歷中,他曾創造釵h奇跡,奪得不少第一。

文:成 海

 在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年屆七旬的趙南起上將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們注意到,在新當選的三十一位副主席中,他是唯一的從軍隊高級將領走上政協領導崗位的人。而在十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恢復軍銜制後,他又是首批授予上將軍銜的十七名將軍中唯一的少數民族將軍。他的當選備受世人矚目。

 其實,在趙南起半個多世紀的軍旅生涯和從政經歷中,他曾創造過釵h奇蹟,奪得過不少第一:在擔任志願軍後勤部運輸科長時,他上傳下達,左右協調,科學調度,保證了志願軍運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擔任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時,他主持完成了我國民族自治區域中的第一部法律;在擔任吉林省委書記時,他在全國創造了糧食產量增幅第一、提供商品糧第一、人均糧食佔有量第一、投入與產出比第一的四個奇蹟;在任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時,他對軍隊後勤保障體制進行了釵h卓有成效的改革,開創了後勤工作的新局面;即便是在「文革」中,他遭受迫害被罷官免職時,也曾忍辱負重,以過人的才華救活了一個個企業,為人稱道……

朝鮮戰場 迭創佳績

 趙南起走上革命道路,是從十八歲開始的。而他從事後勤保障工作,可以追溯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趙南起居住的吉林省永吉縣岔路河區,土匪強盜橫行,朝鮮族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保衛家園,十八歲的趙南起加入了吉林解放同盟會,並擔任了家鄉一百多人的自衛隊負責人。當東北民主聯軍開進這個地區時,年輕的趙南起對共產黨人產生了深深的崇敬之情。在他的組織下,朝鮮族農民發起了「迎親人,獻大米」的活動。不到三個月,全區共捐獻大米二十五萬多斤,解決了初到東北的民主聯軍的燃眉之急。幾十年後,有的人對當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長的趙南起說:「你生來就是搞後勤的材料,參加革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部隊籌糧。」趙南起則笑著說:「這是抬舉我。我當時沒有那麼高的覺悟,籌糧是出於一種報恩的心理,其他事情都談不上。」

 如果說當年的捐米是出於報恩,那麼當他隨第一批志願軍部隊開赴朝鮮戰場,創造出志願軍後勤保障的奇蹟時,就是另一種情景了。

 趙南起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過程,先後擔任過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參謀、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計劃運輸科科長等職。當時,趙南起負責組織、調度汽車運輸,是志願軍後勤部司令員洪學智的得力助手。

 四十多年後,趙南起憶起當年的戰事說:「朝鮮戰場最重要的是後勤保障。我們的戰士是一流的,戰鬥力是一流的,但是由於戰爭開始時美軍佔有絕對的制空權,我軍的運輸線遭到嚴重破壞,鴨綠江邊物資堆積如山,前線的戰士卻一把炒麵一把雪,不得不在缺糧少彈的條件下與敵拚殺。運輸困難已成為制約志願軍作戰的重要因素。」

 「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在血與火的戰場上,趙南起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也摸索出了一整套戰場運輸的經驗。在美軍實施「空中絞殺戰」和洪水災害肆虐的雙重困境下,志願軍部隊建起了一條「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戰爭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這其中也包含了趙南起的諸多創造和心血。而在此之前,他一天運輸工作也沒有搞過,這是戰爭考驗了他。

 一九五一年的冬季到了,為解決志願軍部隊的冬裝問題,彭德懷司令員下了命令:要當成一個戰役來打!受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的委派,趙南起與有關部門一起制定了周密的冬裝運輸計劃;並與東北軍區具體確定了裝運方案。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體志願軍官兵都穿上了冬裝。當身穿冬裝的志願軍談判代表出現在板門店時,美軍代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美軍的冬裝還遠在萬里之外呢。美軍驚呼這是一個戰爭運輸的奇蹟。

 一九五二年十月,上甘嶺戰役進入了最關鍵的時刻。一天上午,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突然接到志願軍總部下達的緊急任務,十五軍急需二萬枚手榴彈,限一天半內必須送到上甘嶺,保障部隊的反擊作戰。趙南起一查,朝鮮境內的庫存手榴彈已所剩無幾,一、二線也沒有了,只能由離戰地五百多公里的我國東北地區緊急調運。可是按照常規,最短的時間也要三天,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破敵人的嚴密封鎖將二萬枚手榴彈運到前方,艱難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趙南起勇敢地承擔了重任。他將調運的手榴彈數量增加到三萬枚,並一反常規,以常人難以想像的膽識,組織運輸車隊白天出發,從安東(今丹東)到新安州,到陽德,一路換人不換車,硬是在十幾個小時之內,將手榴彈全部送到了上甘嶺,創造了戰場運輸的奇蹟,保障了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為此他榮立了三等央C

立法利民 敢打硬仗

 在他擔任延邊自治州州委第一書記時,正是「文革」結束不久。延邊是「文革」的重災區,急需撥亂反正。趙南起經過深思熟慮,把工作的突破口選在了立法上。從一九七九年開始,在中共吉林省委和全國人大民委的指導和支持下,趙南起組織制定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條例》。在全國各民族自治區域中,延邊是第一個進行這種立法探索的民族地區。經過在試行中不斷完善,這部自治法律於一九八五年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上正式通過,經上級人大批准後頒布執行。隨後,趙南起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內涵與外延並重」的工業發展方針,與山東省青島市達成了經濟技術協作協議。沿海與內地建立經濟協作關係,延邊在全國是第一家。

 一九八三年三月,趙南起當選為中共吉林省委書記,主管全省的農業工作。當時吉林省的糧食年產量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過去從沒領導過農業,他能保住全省糧食產量不滑坡嗎?

 但是,趙南起畢竟是敢打硬仗,喜歡挑戰的軍人,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他很快採取了四項有力的措施。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帶來了農業生產奇跡的出現。這一年,吉林省在全國創下了糧食產量年增幅第一,提供商品糧第一,人均糧食佔有量第一,投入與產出比第一的驕人成績,轟動了全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中華風采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