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8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8-23] 文匯社評:改變舊觀念 助香港轉型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成功地到北京進行公事訪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進展。消息透露,內地將會簡化商務客人審批來港的手續,並允許商務客多次往返,對來港旅遊的內地居民的名額、手續亦會放寬,逗留日期也可延長,這對香港成為國際中介城市,發展高增值產業大有裨益。當大量內地企業家、科學人員來港設立公司和洽談業務時,也會吸引大批西方商人來港斟生意,對香港繁榮大大促進。

 這個「動作」的深遠意義不僅僅限於發展旅遊業,而且意味對內地的看法、觀念的重大轉變。過去港人都認為內地比較貧窮落後,內地靠香港,多於香港靠內地,但改革開放的成功,大大改變了內地的經濟實力,內地商務客在港平均消費為六千多元,超過了日本客,僅次於美國客商。更重要的是,香港會展中心只要有內地企業參加的展銷會,都可吸西半球的客商來港洽談生意,香港於是成為了東西方的橋樑和國際大商埠。當前全球跨國公司和工商界人士都把焦點集中在中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爭相向中國投資,並紛紛在香港設立總部,香港人已認識到:與內地的經貿往來越多,香港與西方各國商業聯繫越密切。各方客商匯聚越多,香港的中介角色越重要,發展高增值服務業的條件越好。以賺錢最多的會展旅遊業為例,一次展覽便有三四萬各地客商參加,花在酒店、航空交通、購物的消費就以億元計算。新加坡近年全力催谷會展旅遊業,爭取歐美日客商參加,但是客源不足,原因就是拉不到中國企業大量參展。香港要面向西方,貿易伙伴多元化,首先是發揮香港的地利優勢,發揮與內地經濟密切的強項特點。發展多元化市場與大力開拓內地龐大市場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

 營商時間觀念、回報周期觀念的改變也非常重要,在轉折時刻必須果斷作出決策,不要守住老市場而不作調整,更不能只看短線,而放棄了增長率很高但要長線經營開拓的新市場和新領域,今天美日市場已明顯放緩,生產能力嚴重過剩,消費需求萎縮,連美日跨國企業在本國地頭也出現盈利大跌的局面,香港現時再攻美日市場,很難再擴大市場份額,而且虧蝕的風險很大。弱勢美元周期極有可能出現,商界投資時不能不考慮匯率損失。中國是經濟蓬勃發展的地區,國民的財富不斷增加,消費力迅速上升,長遠而言,回報率很高,香港商界改變短線投資的習慣,加強同內地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加強對科技的投資,才可以加強競爭力;政府則須大力改變教育與產業錯配的狀況,加強同內地大專院校和外國大學的科研合作和教學人才交流,大力改革學校的管理模式,不再按招生人頭撥給經費,引導社會和學生家長重視理工科,大力培育科技人才,解決科技人才荒之局,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

 在全球生產力過剩需求不足的今天,香港必須考慮今後的路向。重新估量中國入世後形勢的重大變化,找出香港的經濟增長熱點。

 要振興經濟,當然要有「動作」。但「動作」不等於一定要花巨資,有時在政策上稍作改變,即可創造大量財富。財政司長梁錦松赴京商談放寬商務簽證手續便是一個例子。香港除了吸引內地的企業家來港之外,更要改變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歧視內地專才的措施,想辦法放寬內地的科技專家來港講學交流,參加科研,這也是創造巨額財富、振興經濟的思維改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