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8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8-25] 文匯社評:官方規劃 商界投資 大興旅遊

 行政長官董建華昨天宣布了耗資一百八十億元興建大批景點的旅遊計劃。今後五年之內,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景點落成,吸引更多中外遊客來港消費。這對解決就業問題、推動經濟轉型、美化香港居住環境都有深遠意義。

 香港以前有購物天堂的美譽,但近年香港工資成本高企,購物的優勢已經逐步消失,不少遊客都認為吸引他們再度來港的原因是香港近年有一些新景點落成,每次來港都有新的印象,新的樂趣。

 旅遊業是統籌性很強的行業,政府分五個區域規劃旅遊業的發展,土地的用途有了明確的安排,商人可以清晰地看到投資前景,並計算回報率。可以預見,今後五大旅遊功能區域每年都會有新的投資項目,這對推動香港的經濟轉型,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大有裨益。旅遊項目上馬,可以改善香港市容,美化環境,增加城市設施,吸引更多專業人士來港工作,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港投資。國際大都會都有一流的音樂廳、博物館、劇院、體育表演場地、主題公園、度假區,香港通過發展旅遊業增加市政和文化設施,對邁向國際大都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正是香港的經濟低潮時期,建築成本比較低,勞動力充足,正是商界投資於旅遊業的大好時機。只要政府和商界密切配合,共同開發,香港的旅遊業將方興未艾。

 香港每年從旅遊業賺取一千七百億元,創造了三十三萬個就業職位,佔香港勞動人口的十分之一,如果旅遊業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增長,香港每年就可以創造差不多兩萬個職位。因此全港居民都應該重視旅遊業的發展,為營造良好的旅遊城市形象作出自己的貢獻。例如保持城市的清潔,消滅髒亂差現象,港人對遊客有禮熱情,給遊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口碑傳開之後,會吸引更多遊客來港遊覽。人人從我做起,香港的旅遊業將給七百萬市民帶來巨大的實惠。

 政府在部署旅遊規劃的時候,引入了新的思維,就是以公營公司或私營機構作為龍頭,推動整個區域的旅遊配套設施發展。這可以形成名牌效應和規模效益,加快旅遊設施一條龍上馬,有利於形成社區文化特色,吸引海內外遊客。商人對於市場的反應敏感,策劃投資更有效率,經營的辦法措施也很多,只要調動私營部門的積極性,香港的投資將會出現新局面。

 未來十年,中國將會躍居成為旅遊大國,香港如何未雨綢繆,與中國的旅遊機構加強合作,交換客源,是一項戰略性的工作。珠江三角洲機場密集,香港機場宜同珠江三角洲機場加強協調,互補互利,避免惡性競爭,以利把香港建設成為航空樞紐中心,使來港遊客逐年上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