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9月2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9-29] 文匯社評:中產人士面臨失業挑戰

 多間機構昨日宣布裁員,教育學院、理工大學、城市大學等也相繼推出強制性退休計劃和自願離職計劃。這些行動的一個特別之處是涉及相當數量的中產人士。據有關方面估計,這種情況還會陸續有來。如何認識並應付失業的挑戰,這是越來越多的中產人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今年以來,中產人士失業率不斷上升。中產人士今年第二季的失業為百分之一點八,較上一季上升了零點三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則上升百分之零點二。導致中產人士失業率上升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不景導致職位減少。例如,昨日宣布裁員的大福證券就這樣解釋,由於本港經濟及投資氣氛長期持續低迷以及不明朗因素影響,集團決定精簡人力資源。二是經濟轉型使有些職位不適合新的需要而成為多餘。如香港教育學院的社會科學系及語文系之所以出現人才過剩而要裁員,是因為這些專業職位不符合教育學院的發展方向。

 一向社會地位優越的中產人士面對不斷惡化的就業環境,當然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自強不息,積極謀求新的出路。

 首先,要有較長時間面對困難的準備,該低就時就要低就。香港這次面對的嚴重經濟困難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高層收入的職位將會繼續減少。過去每月拿二、三萬或三、四萬甚至更高薪水的人士,失業後,應積極爭取就業,即使工資水平只是原來一半的工作,也不要輕言放棄,否則,錯過時機,這樣的工作也不易找到。

 其次,積極進修,裝備自己。經濟環境的轉變對中產人士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產人士應趁經濟低潮多參加培訓,補充知識,增加技能,以適應新經濟的需要。中產人士一般都基礎好,素質高,有條件應付這種新的挑戰。

 第三,尋找機遇,謀求新的發展。「危」與「機」從來就是並存的。香港的確是面對很大的困難,但香港背靠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祖國內地,這給香港的中產人士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最近,法律界在政府律政司的協助下,積極爭取在中國加入世貿後,使香港成為涉及內地機構的國際商貿協議調解糾紛中心。這件事已取得可喜進展。法律界能從中國入世中找到機遇,其他專業界別當然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商機。

 中產人士為香港社會作出了很大貢獻。香港要克服面臨的困難,實現經濟轉型,離不開中產人士努力。特區政府對於中產人士失業困難不能袖手旁觀,應創造條件增加中產人士的就業機會,並設法減輕中產人士的經濟負擔;同時,對中產人士的進修培訓提供必要的資助,支持、協助中產人士尋求新的發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