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08] 凝聚信心 推動教改
■楊耀忠 立法會議員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
經濟全球化的衝擊、經濟結構轉型的陣痛,加上美國「九一一事件」的影響,香港經濟將步入漫長的衰退嚴冬期。公司紛紛減薪、裁員,失業率上升,市民對經濟前景信心大幅下降,社會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氣氛。受此牽連,市民對教育改革的信心似乎亦大受影響。中大社會科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市民不滿政府的教育政策和表現,四成受訪者聲稱若條件許可,會將子女送去外國或國際學校,中產家長的離心傾向表現得特別明顯。而教統局羅范椒芬局長在市民對各政策局局長表現評分調查中更排名倒數第三,均說明市民對教育改革的確存有信心問題。
其實,教育改革推行以來,只是推出了三項措施:取消小學學能測驗,將升中派位組別由五組改為三組,及實施小一入學派位方法。現時不少人對教育改革信心不足,往往將很多與教育改革無關的政策問題統統算入教育改革的賬,是教育改革的錯,比如母語教學政策搖擺不定,語文基準試的風波,教育署打輸官司、應變不足,教師壓力問題等等,顯然不夠公平。教師壓力是一個年年講的老問題,但收效甚微。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逾八成教師認為壓力來源是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及繁重的行政工作,若壓力持續,四成受訪者表示會選擇離職或提早退休。優秀教師楊耀聲在教師節前疑不堪工作壓力,自殺身亡,更令教育改革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動輒得咎,進退兩難。
香港要走出目前的經濟困境,勢必依賴教育改革,提升人力資源質素及競爭力。若任由市民對教育改革信心不足的問題繼續惡化下去,這無論對教育改革,還是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教育改革許勝不許敗。教育當局必須因應時勢,調整策略,從教師、家長和社會三個方面,凝聚信心,增強團結,一齊合力推動教育改革。
有人看到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改革紅紅火火,十分心急,認為我們不加把勁,就要被拋在後面了。有危機感是好的,但現時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四面出擊,反而要重新定出優先次序,做一些扎扎實實的工作。觀念、文化的轉變和建立是需要時間的,教育改革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政府要多做少說,注重實效,在建立信心方面多下功夫。多鼓勵、多支持、少指責、少內耗,建立和增強政府與教師、家長和社會之間的互信和合作關係。要相信教師,要讓教育還給教育,發揮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尤其是要充分肯定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富於使命感和專業水準的,明確指出教師不是教改的對象,而是教改的主力軍。要愛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改革熱情,不說、不做傷害、刺激教師改革熱情的話和事。本來,教育改革就是要「拆牆鬆綁」,為教師創造空間。可惜,當局在這方面著力不多。面對教改的諸多要求,教師的壓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有所增強。學生差異大,教師要發展校本課程、因才施教,又要增加資訊科技教育的成分;要面對教學模式的轉變,申請優質教育基金,鼓勵競爭、卓越,又要自我進修、終身學習。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增加文員和教學助理,減少教師非教學工作量,切實解決教師壓力過重的問題,以贏得廣大教師的支持。教育當局應當深入學校第一線,了解前線教師的心聲,多一些「真情對話」,不要怕這些真情對話開成「訴苦大會」,其實,讓教師訴訴苦、「消消氣」也是應該的嘛。
家長方面,當局要增撥資源,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家長講解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體措施,令到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子女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去選擇學校。要健全和完善家長教師會組織,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社會方面,教育當局要改善公關策略,做好教育政策的宣傳推介工作。應多透過電台節目和報紙,宣傳、解釋教育政策,但是要注意教育政策的一致性,不能各說各話,互相矛盾。政策立場不能搖擺、飄忽,讓人無所適從。並要加強與教育政策評論人士的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