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12] 粵港合作建新港

■趙令彬 匯豐銀行(中國)研究經理

 九月底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訪粵時,提出了要盡快成立「跨境基建統籌小組」。這反映了香港與廣東政府間合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在理念上開始把香港看成珠江三角洲一部分,在發展規劃中依據地區的整體情況而作全盤考慮。隨之而來的任務便是為合作項目作具體安排以便落實。

 目前跨境基建協調中急需探討的領域之一是未來珠三角地區深水港的布局,和兩地港口航運業務的配合。香港作為世界第一貨櫃港和內地第一轉口港,對此尤需高度重視。有建議通過興建鐵路網爭取珠三角偏遠地區選擇香港作出口渠道。這將強化香港的轉口中介功能,如實現自屬好事。不過,香港與內地相比在成本、場地及勞力等方面均無優勢,如中山大學鄭天祥教授指出,在內地建港比在香港便宜至少三分二。

由重硬件轉為重軟件

 這顯示對於兩地基建合作,香港必須作深入與超前的構思,來確認最佳的分工模式。合作也要配合香港中介服務的升級換代和提高增值。香港必須著重開拓新的中介領域,中介功能的不斷發展是香港持續繁榮的重要支柱。故此從長遠看香港宜參照倫敦國際航運中心轉型的經驗,由重硬件的傳統航運業務轉向重軟件的智能型業務,發展貨代、船隻交易、海事法律及保險等各種有關專業服務。這樣既可充分發揮香港的自由開放、法制及管理較佳和擁有發達的金融、商貿及各類專業人士等優勢,又可避開香港的劣勢。

 同時,珠三角各地合作建造新一代海港更是急不容緩。已有國際航運界人士預言,現今的航運大港,包括香港等將為能容納萬箱以上大船的新型國際樞紐港取代。為降成本貨櫃船趨大型化,對海港的要求也日高。珠三角港口必須及早策劃以保競爭力。事實上港口競爭經已展開,如釜山、新加坡及神戶等均正積極加建負十五米以至負十八米的深水港區;上海亦已著手興建洋山港以鞏固其外經貿及航運中心地位。如珠三角不能及時行動,則它在中國及遠東的經濟地位將會滑落。

 在此形勢下,為長遠計香港必須加強與珠三角合作,進行海港及物流建設的全盤規劃,避免各自為政而致盲目競爭和浪費資源。何況港口間合作聯營已是全球性趨勢。廣東也要協調省內各地的建港計劃、避免重複建設,也只有在廣東進行內部協調後香港才能全力配合。珠三角已建成五大機場,密度世所罕見,形成基建協調的「老大難」問題。現時必須防止在海港上又再重犯,形成「新大難」問題。

合作建新港的選擇地點

 如珠三角合作建港,一個很有潛力的選擇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萬山港,廣東方面已對此作了一些研究。萬山港位於萬山群島中,水深廿米以上,足可容納第五、六代的大型貨櫃船,並將以三十多公里的跨海長橋向西連接澳門珠海和向東連接香港大嶼山。預計港口年吞吐量達一億五千萬噸,需投資二百多億人民幣。萬山港計劃的吸引之處還在於它是一個多效益的綜合型項目。首先,除港口外,它也提供了香港澳門間連接珠江東西岸的通道,大大加強跨江運輸,有助改善東重西輕的兩岸發展不平衡狀況。對於香港,則可利便來往珠江西岸及粵西地區,有助減少現有深圳邊境口岸的擠迫和擴大香港的經濟腹地。其他方面的效益還包括以長橋及海島形成的獨特景觀,結合海洋開發及生態等來拓展度假和特色旅遊業,推動珠江口外各群島的經濟發展。

 但最重要的還是萬山計劃可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令珠三角連同港澳各地加強合作,共為未來的持續繁榮努力。例如,在港口航運方面可以萬山為硬件中心而香港為軟件中心,結合南沙的物流中心及交通樞紐建設,進一步提升珠三角的國內及國際競爭力。因此,萬山計劃將可從觀念及物質兩方面推動珠江大都會的孕育,並啟動這世上少有的超級城市的建設宏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