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26] 內地開放 香港保守

■唐文生

 最近出現了許多令人覺得奇怪的事情,內地越來越開放,香港越來越拘束。

 香港曾經高聲宣稱要做紐約曼哈頓,曼哈頓與新澤西州之間沒有關卡,廿四小時自由往來。但是香港非常介意邊境的關卡,不要那麼暢通,貨櫃車最好排隊達兩三個小時,內地人士來港關卡應該等候半個小時甚至是兩個小時,港人在周日過關回程的時候,最好在邊境大樓等候一個多小時。

 曼哈頓歡迎全美國的人才進入,但香港對內地的人才採取了嚴格把關,不予方便的態度。與此同時,香港對文化質素低人口則開方便之門,每年五萬人來港,其中有三萬人投入勞工市場,與港人爭奪飯碗。至於原有居民失業率上升,無工作可做,則放在一邊押後處理。十年內,這類低技術人口已經激增了三十萬,造成工資急劇下降。

 改善經商環境,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有所改善邊境關卡的暢通程度,現在有三十萬香港的行政人員或者職工經常入內地工作,由於羅湖關卡經常擠塞,旅客過關經常花一個多小時,這造成了行政費用上升,過關的時間越長,工資的浪費越多。為什麼有關部門不考慮一下增加入境處的人手?現在政府有不少部門出現冗員,為什麼不把這些冗員作出部門之間的人手調配,把一部分學歷及格的公務員訓練為入境處職員?

 二十年前,內地沒有開放,採取了許多保護性措施,香港則採取開放措施,結果可以大量賺取內地的金錢。到了今天,香港與內地前舖後廠的格局已經形成,需要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兩地人員、資金、貨物互通往來,這樣可以擴大雙邊的經濟體積,取得雙贏局面。但是香港趑趄不前,反而像二十年前的內地一樣,採取保守政策,不敢對大陸開放,不敢立即暢通關卡,增加入境處人手,還製造輿論,要開徵陸路離境稅。內地建議廣州香港之間興建磁浮火車,但香港電台的電話節目卻是一片反對之聲,理由只有一個,如果四十分鐘可以抵達廣州,北上消費更加嚴重,香港就會變成死港。導演這種議論的人,為什麼不思考一下,六千萬廣東人口可以在四十分鐘之內來香港消費?香港人為什麼不可以進行多元化思考?不要以為香港電台只是反政府,對於某些前朝的政策,香港電台是配合得很好的。

 外部世界已經出現了急劇的變化,香港的思維也要變化,保護主義只會使香港變成孤島,不能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通關問題、廿四小時關卡開放問題,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實際上是用什麼思維應付世界經濟一體化帶來急劇變化的問題。粵港兩地經濟融合,肯定出現一些有利的因素,也出現一些不利因素,不應該因為有不利因素拒絕與廣東省融合。正確的態度是想辦法擴大利用有利因素,減少和消除不利因素。以暢順通關為例,可能引起多一些人北上消費,所以就要有循序漸進的措施,不要一步到位。同時,調查問卷取得數據十分重要。我們可以在非假日對過關旅客進行問卷調查,返內地與親人團聚約有多少?北上工作的有多少?北上消費消閒的又有多少?北上消費的人年齡結構怎樣?北上消費有沒有受到通關延長到午夜之後影響而增加人數?假如午夜北上消費的人數不多,延長通關時間影響不大。此外,如果只是延長通關時間,香港沒有吸引內地有消費力人士來港經商、投資、旅遊的措施,延時通關的經濟效果就很有問題。因此,積極採取措施,推進雙向交流,才是當務之急。不考慮雙向交流,不考慮香港今後的經濟發展,而是片面阻擋延長通關的意見,香港只會出現陰乾之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