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30] 機場公布未來廿年藍圖

 【本報訊】(記者 施立偉)為配合未來的發展及提高機場競爭力,機場管理局昨天公布《香港國際機場二零二零年發展藍圖》,擬透過擴建客運大樓,多興建一個停機坪,發展物流園,實施貨運發展策略,發展機場城,以及加強珠江三角洲機場的合作等措施,使機場到二零二零年達到每年可接待旅客八千七百萬人次,處理貨物九百萬公噸高容量。

 機管局行政總監彭定中解釋說,機場未來的發展藍圖擬訂了機場所需的設施和服務,目的是配合未來二十年日益增加的需求和航空業的新發展。雖然香港國際機場投入服務只有三年,但發展前景非常樂觀,預期機場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將會每年平均分別增長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六。而發展藍圖確保機場在適當的時間提供所需的設施和服務給顧客。

 香港機場是區內的貿易及旅遊業中心,也是通往南中國的主要門戶,因此,機場對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至為重要。去年,機場的旅客量為三千三百四十萬人次,貨運量達二百二十四萬公噸,飛機起降量為十八萬六千架次。

通往南中國的門戶

 彭定中說,根據機場發展藍圖,他們將改善客運大樓的設施,並在客運大樓的南北兩端增建兩個新區域,以應付最終每年的八千七百萬人次的客流量。此外,在機場中場範圍興建多一座拉長的「X」形衛星客運廊及額外的五十九個停機位,使停機坪增加到一百三十四個。

 航空貨運業是香港經濟命脈,對新興的物流業及供應鏈管理而言尤為重要,彭定中稱,他們正加建八個貨運停機坪,以及在機場島上發展物流中心,這有助香港機場成為物流管理中心,而實施貨運發展策略,除了將香港機場定位為一般航空貨運中心外,還須定位為速遞貨物轉運樞紐,因為速遞貨運增長率是一般貨運的兩倍,故此,他們在機場範圍以外的北大嶼山發展物流園,以提升香港作為地區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地位。

加強與五機場合作

 彭定中說,現時香港機場的七成貨物是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特別隨著中國加入世貿,香港機場更加需要加強與珠江三角洲內五個機場的合作,才能擴展服務區域。他舉例說,如將來廣州的南沙發展後,香港機場可以透過南沙收集及發送貨物中心。由於香港機場與國際一百三十五個國家或地區有航班聯繫,加上班次頻密,工作效益高等優點,有信心在與珠江三角洲內機場合作時也能保持競爭優勢。至於發展機場城,目的是藉此吸引高消費的旅客到香港。彭定中說,機場城佔地五十七公頃將會是多元化用途的商業中心,包括有展覽中心、辦公大樓、零售、文娛中心、酒店、跨境客運渡輪碼頭等措施,這些設施大部分將於二零零五年投入服務,以配合迪士尼主題公園的開幕。「機場城」除了使機場增添朝氣和商機外,亦令機場本身成為旅遊目的地。

可帶來一百億元效益

 彭定中承認他們並沒有就機場未來發展藍圖中所提出的項目計算總投資金額,他說,如果該發展項目有賺錢潛質,一定可吸引投資者的興趣,如展覽中心由私人和政府各投資二十億元,預計可創造三千五百多個職位,並會為香港帶來一百億元經濟效益。

 彭定中承諾將與香港特區政府、航空公司及其他業務夥伴緊密合作,令香港國際機場邁向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和地區航空中心地位,令機場成為通往中國的首選門戶,以及世界級的物流樞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