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30] 文匯社評:香港在亞洲復甦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連三天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屆東亞經濟高峰會昨日在香港舉行,這是「九一一」事件後首個在香港舉行的大型國際會議,其主題為「應對衰退:恢復亞洲的穩定和增長」。這是一次十分適時的會議,有利於亞洲各國重新思考亞洲的發展道路,以便在全球經濟調整或衰退的周期中,掌握時機,發揮各自的優勢,在亞洲各國經濟互補互利的發展中,早日迎來亞洲經濟的復甦。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昨晚開幕晚宴上發表的演說中指出,中國加入世貿,必定推動全球經濟。當然他亦指出,恢復美國消費信心,日本早日復甦以及維持油價穩定,將可加快全球復甦的步伐。目前,美阿戰爭前景不明,日本經濟復甦乏力,看來推動全球經濟特別是亞洲經濟復甦的因素,比較明確的部分是來自中國。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與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密切相關,也與世界範圍內產業調整及科技進步分不開,更重要的是還與亞洲的崛起和復興聯繫在一起。一個可見的事實是,當美、日需求萎縮時,中國支持了區內的貿易,以今年上半年看,中國的進口額呈現兩位數的增長趨勢,從亞洲各國的進口增幅尤其明顯,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周邊國家的出口,幫助周邊國家紓解了美歐日出口市場萎縮帶來的壓力。僅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亞洲進口的產品便增長了百分之十六。很明顯,中國將成為亞洲內需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即將加入世貿,對亞洲各國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新加坡已明確提出要乘搭中國經濟的「順風車」,將中國因素作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此,許多亞洲國家亦有同感和相似策略。「九一一」事件對全球特別是對亞洲經濟的衝擊,已說明亞洲需要制訂新的發展戰略,傳統的日本模式和美國模式,都有其缺點或隨時代發展而失效。正如有亞洲國家的領導人曾指出,舊有的模式在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下,使亞洲許多國家「一夜之間成為金融乞丐和債務人」。的確,在新世紀重新思考亞洲發展道路,就可看出亞洲的三十億人口和龐大市場,在全球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亞洲各國應建立優勢互補的合作關係,振興區內內需,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為經濟提供新的動力。
香港雖然同樣受到全球經濟周期性下調的影響,但正如董建華昨日指出,香港已定下清晰的發展路向和目標明確的策略,香港背靠祖國,而內地經濟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經濟急劇發展,給香港帶來了無窮機遇。值得強調的是,香港的機遇同樣也是亞洲各國的機遇,由於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亞洲乃至世界各國進入中國巨大市場的跳板;也由於中國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香港也會成為中國企業向外融資和投資的中介橋樑。因此,在中國經濟火車頭的帶領之下,香港有可能作為車廂的「鉤掛」,聯結起亞洲經濟列車高速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