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30] 香港如何融入珠三角經濟區
鄭耀棠 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之下,經濟發展已由以往的個別發展模式趨向多元化及以整個地區的發展為依歸。因此,香港已經不獨善其身,必須配合周邊地區的發展為整體的發展趨勢。
一直以來珠江三角洲作為香港的腹地,於過去二十多年間,香港不少製造業的工序均北移並以珠江三角洲為主。正如早前訪問香港的廣東省省長盧瑞華指出,「兩地的關係為『前店後廠』的模式,香港作為前店,有充分的資金及運輸的優勢,而廣東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則為後廠,為香港提供後勤的支援。」
隨著兩地的聯繫越來越密切,而兩地之間的發展必須互相配合,達至整體的區位分工,以免兩地的架構及設備重疊,浪費資源。在回歸的三年多以來粵港高層聯席會議均擔當兩地高官溝通的橋樑,但可惜特區政府當中以沒有議題為理由,有一年半的時間沒有開會,實拖慢了商討兩地共同合作事項的進度。
合作可發揮香港優勢
其實,香港的硬件設施,如機場和港口還未盡用,但本地的經濟動力卻不足以有效地用盡這些優勢。因此我們必須聯合擁有四千萬人口,幅員十八多萬平方公尺的廣東省,為香港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香港應進一步與擁有龐大人口和豐富資源的腹地(珠江三角洲)融合,以空間換成本(藉以降低如土地、人力資源、生產原料等成本),以空間換時間(加速如市場周期、創新周期、科技知識累積速度、資金積聚流通速率,文化興盛程度等),使香港的優勢得以盡量發揮,達至爭腹地,減成本,擴市場的目的,重振香港經濟。
區位分工可達至三個重要的優勢。
i.比較優勢——即分工能帶來效率的提升和提高成品的質素。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適宜有機分工,避免內耗,才可凝聚綜合實力。
ii.競爭優勢——香港在很多方面如基建、國際經驗、商務觸覺、金融法律等等,都比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地方優勝,適合發揮商業本能,扮演包裝和推廣(Packager & Marketer)的角色,把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引向世界。
iii.協同優勢——因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在功能上有極大的互補性,故成功整合的話帶來的協同優勢亦自非個別城市單打獨鬥可比。
共同組成物業供應鏈
其實,自八十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已遍布香港廠商,香港的工業版圖已一早和珠江三角洲合而為一。為配合全球化的趨勢,香港應進一步與珠江三角洲結為區域經濟體,以邁向更成熟的產業經濟組合,我們建議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可考慮共同組成物流供應鏈及科技產業帶,為兩地未來的合作方向邁向更高的層次。
在未來五至十年間,因電子商貿的普及,及時生產將會大行其道,現在的貨物生產分配模式將會完全改變。內地已計劃在平湖建物流園,若珠江三角洲與香港能完全整合,使內陸地區的貨品也能透過香港輸出世界各地,配合完善的鐵路網、海港和機場,成為一個有效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香港便能順理成章地成為華南重要的物流中心,完成華南區域巨大產業網絡的組成。
逐漸形成科技產業帶
成本更便宜的發展中地區的競爭下,珠江三角洲內的港商已有急切壓力進行升級換代的轉型,向科技化產業過渡。未來十年是關鍵時期,由於成功的新產業需要長時間的建立,並要上、下游相關配套產業的齊全,才能發揮長處,建立自己的世界級品牌,獲取國際市場的佔有率。我們期待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珠江三角洲內的工業將發生不同程度的整合,逐漸產生像歐美地區的廣闊科技產業帶群,成為推動區域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我們希望以上的整合模式,配合前述的物流供應鏈和科技產業帶的策動,帶動更多的人流及資金流,為兩地的發展創更多的優勢。
當中我們可參考深圳的經驗,深圳的科技園區成立於一九九六年,在二○○○年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四百五十六億元,是九六年建區之初的四點六倍,可見當地的發展之迅速。若香港能結合深圳已發展的項目,利用香港融資及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優勢,實可為香港帶來經濟起飛的動力。
穗港珠鐵三角連結與區域鐵路網絡
由於羅湖線鐵路負荷接近飽和,香港政府以前曾提出修建第二條鐵路,即為現時的西鐵二期。我們認為,香港第二條跨境鐵路有其需要,且應為重鐵(Heavy Rail)。因西鐵二期在設計時預備為可作長途跨境送運之重鐵,所以其實不應只滿足於與深圳地鐵接駁。另方面,現時京九線卻並非直通九龍,而是在常平轉駁廣州再駁香港。故我們建議應趁機開拓深圳西部走廊,讓香港西鐵能真正接駁京九鐵路。
其次,香港應落實興建可行重鐵的伶仃洋大橋,西面和廣珠鐵路連接,而東面則與香港西鐵連接,以實現「二小時生活經濟圈」,用高速鐵路網完成珠江三角洲穗港珠鐵三角的連結,使珠江三角洲各地實質上形成為一個一體化的大都市。
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
區域的進一步聯繫也會為不同階層的市民帶來益處,這情況在全球均十分普遍,正如不少美國人均在紐約上班,但為了有較佳而低廉的生活質素選擇居住於新澤西,他們雖然每天均要駕車兩小時來往工作及居住地點。而這個趨勢亦於香港與珠江三角洲一帶急速蔓延,例如不少在香港收入較低的市民,便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而選擇北上內地生活。因此,特區政府應積極考慮提供一個完善的配套,如設立港人內地社區的可行性,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
交通配套帶動人流、資金流
旅遊收益作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的收入來源,並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因此香港政府近來亦推出一個一百八十億的振興旅遊方案。而從內地來的旅客更是香港主要的訪客,單以去年就佔整體遊客數目接近三成,而在旅客消費方面,去年下半年更只僅次於美國旅客,高據於旅客消費金額的第二位,特區政府便對內地的旅客市場趨之若鶩,多次與內地的有關部門磋商放寬兩地的配額以吸引更多的內地旅客。
可惜,在香港過去的規劃發展並未有預計到兩地之間的人口流動及發展如此急速。因此無論在硬件,如道路/交通銜接、口岸配套方面,或軟件如過關安排等均有很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因此,為免因為兩地的交通不完備,而令內地旅客要多番轉接,或是要在關口等待過關而減低他們訪港的意慾,故當前的急迫需要就是從速規劃區內運輸,通訊等基建的佈置,並在政策層面作出預見和配合,使彼此在功能上能發揮真正的協同優勢,為兩地的互惠互利發展創造雙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