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31] 文匯社評:衛奕信看香港的優勢和前景

 前香港總督衛奕信舊地重遊,參觀赤立角機場,目睹香港機場龐大的客運和需求,證明他當年策劃興建新機場的方向是正確的。他指出本港有中國作為後盾,將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雖然本港目前面對經濟困境,港人應該對前景保持信心。這是經驗之談。一九八九年的時候,香港同樣出現所謂「信心危機」,股市和地產大跌。當時衛奕信化解危機的辦法是,建設玫瑰園計劃,加強基建,提高香港競爭力,為中國的四化建設和經濟起飛服務,以時間換取發展的空間,鞏固香港金融服務中心的地位。

 衛奕信的思維清晰,香港的繁榮離不開中國,香港的長遠價值是為中國四化建設服務。香港與內地是互利互補、唇齒相依的關係。玫瑰園計劃說到底是一個交通系統工程,首先是把高速公路網從落馬洲一直通到香港島,並開發大嶼山,興建遠東最大的機場,接通珠江三角洲,通向世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即使是最艱難的時刻,衛奕信仍然看到中國的發展勢頭,看到香港為中國服務的長遠價值,看到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吸引客流貨流,將海、陸、空交通融合在一起的長遠利益。如果看不到華南地區是貨運的來源地,當年他不會發展通往邊境的公路網,也不會興建超級航空貨運站和客運站。

 今天,香港又遇到暫時的困難,但中國的形勢更好,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吸引大量投資,中國今後十年將成為世界的製造業中心,大量貨源運銷五大洲,香港完全可以趁機發展物流業中心,加快興建跨境鐵路和公路,為中國與世界接軌服務。但是一部分港人對香港的前景看不清楚,一部分人害怕加強與內地的經濟聯繫,擔心香港的物價和樓價受到影響,因而趑趄不前。若果原地徘徊,只會錯過了加快轉型的時機,拖慢了物流業的發展,延長了調整期的痛苦。

 衛奕信管治香港時期,善於處理政治與經濟的關係,經濟為中國的四化服務,政治上也要和內地發展良好的關係。所以香港很快就走出困境,並推動了經濟的轉型。回顧這段歷史,展望香港的前景,有助港人樹立信心,明確路向。

 港人從來不怕競爭,也不搞保護主義,港人深知自由港政策是香港的最大優勢,這是內地城市所無法比擬的,香港不會限制港幣和外幣流出,也不會限制港人旅遊和消費方式,這是基本法明確保障的自由,如果動搖了自由港政策,那等於是破壞香港的原有優勢,香港就不再是香港了。當前,加快跨境建設,加快物流業的發展,是香港經濟出路所在,也是香港命脈所在。只要香港建立共識,事情就好辦得多。若再爭論不休,議而不決,當外國企業打入中國市場大搞物流設施之後,香港就失去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