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1-16] 文匯社評:兩岸入世有助「一中」框架內早日「三通」

 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中國台北也跟隨加入,這是因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世貿組織同意台灣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台北)」的名義加入該組織。很明顯,兩岸先後入世,使「一個中國」的原則更加突出,更加不可迴避。

 兩岸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早日在「一中」原則下實現「三通」,成為關注的熱點。業界正為此進行各種準備。最近,台北市航空運輸協會邀請多家大陸航空公司高層負責人訪台,「三通」正是雙方討論的焦點話題。

 但是,台灣當局對「一個中國」原則及兩岸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解決「三通」及經貿正常發展,仍持排拒立場。台當局「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日前就聲稱,「兩岸整合速度不能比台灣國際化快,以保持台灣自主性,避免被大陸吸納」。不僅如此,台當局還幻想利用WTO的多邊協商機制,迴避「一中」原則,將兩岸關係國際化,企圖以新的方式在國際上推行「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分裂活動。本來,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和框架下,兩岸先後入世,這對兩岸人民均是好事,因為兩岸入世為兩岸經貿的正常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台灣經濟擺脫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把握這一契機和有利條件,關鍵在於台灣加入WTO後,既要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又要遵守WTO自由貿易的原則和方向。若台當局既幻想在WTO內突破「一中」原則,又排拒WTO自由貿易的原則和方向,堅持其間接、單向的大陸經貿政策,不對兩岸經貿交流、人員往來、資源流動作出符合WTO有關規定的調整,台灣企業將坐失良機,台灣整體經濟亦將一沉不起。

 兩岸入世並在「一中」原則和框架下加速經貿自由往來和「三通」,的確是台灣經濟「起死回生」的重大契機。按九月底IMF預測,台灣二○○一年全年GDP增長將為負百分之一,是台灣從五二年以來首次陷入負增長,並成為亞洲區各經濟體系本年度最低增長率。台灣房價已重挫百分之五十,股市下跌近七成,房地產和股票佔台灣民眾財富百分之七十六,資產大縮水使島內投資和消費陷於停頓和萎縮,失業率亦劇升,全台失業人數已達七十五萬之眾。今年以來,台灣的四個主要貿易對象除祖國大陸外,美、歐、日均陷於不景和衰退,只是與祖國大陸的貿易繼續出現順差,成為台灣外貿的唯一亮點。僅今年上半年,台灣在兩岸貿易中就獲順差一百億美元。如果台灣沒有對大陸的經貿順差,台灣的外匯早就乾枯。如果台商不到大陸投資,台灣產業早就會在世界市場被淘汰出局。事實證明,台灣的唯一經濟出路,就是加快與祖國大陸經貿合作和早日實現「三通」。

 台灣現在的經濟危機和政治氣象,除受島內外經濟因素影響外,主要病根在政治方面。台當局拒絕接受「一中」原則,否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協商的基礎,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島內人心不穩和社會動盪,加劇了財富縮水、投資停頓、消費萎縮的惡性循環。要推動台灣經濟走出困境,接受「一中」原則和承認「九二共識」,是穩定台灣政局、改善兩岸關係的關鍵所在,而兩岸加入WTO,就是台灣經濟走出困局的重大契機。台當局只要採取務實政策,在「一中」原則和框架內,把「三通」看作為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就可以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的辦法,盡快通起來;如果台當局幻想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兩岸「三通」和經貿發展,只會重蹈缺席上海APEC會議的覆轍,使自己處於自外於WTO等世界組織的「鳥籠處境」之中,同時錯失兩岸盡快「三通」為台灣經濟帶來復甦動力的機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