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1-26] 政客「倒董」違反香港大局利益

■李文

 政府發言人昨日就劉慧卿舉行的遊行,發表聲明指出:「自特區成立以來,特區政府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致力服務市民。我們全面落實『一國兩制』,保持了香港各方面的制度,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正面對全球經濟下調的挑戰,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官員正致力推動各項政策,改善香港經營環境,創造就業,提高競爭能力,我們歡迎市民提出意見,共同推動香港發展。」市民在昨天的「城市論壇」上,批評政客搞亂人心的做法,論壇上的講者要求立法會議員不要再在政制問題上製造麻煩,在香港繼續製造分化,干擾香港特區政府集中力量處理好經濟問題。這些意見反映了香港沉默大多數市民的心聲,表達了香港市民的顧全香港大局的真正訴求。

 香港是一個經濟外向型的城市,美國和日本都在走向衰退,歐洲的經濟徘徊不前,全球的投資環境都不好,香港的經濟難免受到很大的衝擊,投資意欲出現了低潮,香港各大公司和中小企業都出現了盈利萎縮的情況,失業率上升是很難避免的。在此艱難時刻,關心香港大局利益的人士主張香港上下加強團結,同舟共濟,共渡時艱,協商解決問題。但有一些政客則企圖搖晃香港這條船,破壞團結,大搞政治鬥爭,煽風點火,全面否定香港的政治制度,發動「倒董」鬥爭,企圖搞亂香港,嚇走投資者,他們這樣做,只會使香港的投資環境變得更差。他們的做法並不是回應港人最關心的問題,提出解決失業的辦法,而是與民意背道而馳。

 香港市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推動經濟復甦、減少失業,各階層人士都提出了積極性的建議和意見,有人主張把減少差餉的五十億元,轉用作創造十萬個臨時的為期六個月的職位;有人主張香港改變人口入境政策,暫時不要讓更多的內地勞工人口來香港定居,加劇香港的失業情況;有人主張以工代賑,使壯年的綜援申請者可以自食其力;有人主張加強再培訓,增加一些護理、市容清潔、宣傳旅遊業、植樹綠化、加快旅遊景點興建的職位。有人提出要加強資訊工業的培訓,加強基建,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改善香港的經營商業環境。市民積極提出各種建議,是與政府分憂的表現,也是港人治港時代主人翁精神的發揚。我們相信,政府發言人昨日發表的聲明,正是走群眾路線的體現,政府希望聽到更多群眾的意見,集思廣益,發揚民主,政府會積極採納民意,使施政方案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市民的需要。

 多數市民都主張香港要保持繁榮穩定,維持政治制度和投資環境要有連貫性,並不主張在現階段浪費精力去進行政治爭拗和對抗,或者是政治干預經濟。某些政客不是利用體制的渠道表達改善營商環境,創造就業的建設性意見,恰恰相反,他們逆民意而行,劉慧卿昨天更狂妄叫囂「不能容忍董建華當行政長官」,企圖把依基本法產生的港人政府打倒,動搖香港的「一國兩制」的體制,大搞對抗,這只會使香港的經濟環境變得更差,不僅對低下層市民改善就業情況毫無幫助,而且會損害香港的投資環境,使港人失去更多就業機會。

 「搞搞震,無安穩」,「有破壞,無建設」是市民對一些天天反對「一國兩制」,反對特區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的政客的批評,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們損害香港多數市民利益的實質。香港是我們的家,外圍經濟不景氣之下,每一個香港人都應該以主人翁精神,配合和支持特區政府改善香港營商環境,創造就業,提升香港競爭力,同德同心,逆境自強。蓄意搞亂香港的政客不顧大局,不要憲制,不恤民生,是不得人心的,他們必然會越來越孤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