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04] 香港須把握中國入世首五年良機

■楊孫西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商品面臨激烈競爭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上將全方位接受來自國際強手的競爭,這種競爭對中國政府、企業和民眾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入世意味著中國政府必須按照自己的對外承諾,進一步有步驟地開放金融、保險、電信、外貿、商業、運輸、建築、旅遊以及中介服務等領域,允許外商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在這些領域設立中外合資、合作或獨資企業,並逐步擴大開放地域和範圍。可是,中國現有的管理模式、企業素質、服務水平、經營觀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落差,因此,在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後的三到五年內,無論對中國政府,還是對企業抑或民眾來說,所面臨的困難和考驗都不少,必將經過一個陣痛期。同時,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必會作出調整,將制訂開放市場的實施細則,檢討、統一各地方政府的有關規定,以更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對於香港而言,亦需要一個適應期。

 毋庸置疑,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給香港帶來更多貿易和投資的機會。據統計,中國加入世貿後,外貿在未來五年內將會翻一番。中國將會逐步大幅削減關稅水平,清除各種貿易壁壘,有利於擴大進口貿易。目前,內地的出口貿易中有接近一半是經香港轉口及轉運的,內地對外貿易額的擴大可使本港的貿易、航運、銀行和保險等相關的服務行業從中受惠。此外,由於內地市場將進一步開放,香港產品在內銷市場的份額亦可望擴大。不過,由於海外與內地直接貿易及港資企業離境貿易活動的增加,將對本港轉口貿易構成一定的壓力。特別是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均會加緊開拓內地市場,香港商品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加大軟硬件建設力度

 應該看到,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相對獨立的經濟體,現在仍然是單獨關稅區,具有目前中國其他內地城市尚難以比擬或取代的地位。隨著中國擴大外商投資領域,今後將會有更多跨國公司投資香港,藉助香港公司在內地的成功經驗和市場網絡,以拓展內地業務。而香港可以在中國內地入世的首五年發揮極為特殊的重要作用,可幫助中國內地企業和地方政府適應國際運行規則的能力,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並學會處理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企業的矛盾和糾紛。

 但是,香港也面臨著另外一種挑戰,就是外商可能會繞開香港,直接進入內地。因此,香港應抓住中國入世後首五年的機遇,在現有基礎上,加大軟硬件建設的力度。尤其要利用發達的信息網絡,盡快加強收集和溝通海內外市場信息,以全新的形式,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以及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一流的中介服務。香港還應把握中國入世首五年的大好時機,加快發展知識經濟和高科技產業,運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型產業。同時,加快與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優勢互補,爭取雙贏,提高香港的競爭力。

轉變觀念積極轉型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入世後的經濟發展如果調整得好,可能三五年就適應下來,如果調整得不好,或許需要經過更長時間的陣痛。中國入世首先意味著公平的國際競爭、優勝劣汰;其次意味著規模經濟在國際競爭中更加重要。顯而易見,中國入世將給香港帶來更多商機。但是,這些商機不是自然而然可以獲得,香港必須抓住時機,積極轉變觀念,進行經濟轉型改革。如香港與內地的雙向交流,是香港今後經濟命脈之所在,也是中國入世之後兩地關係的重大變化。但有些香港官員,至今仍以老思維去看待香港經濟的下滑,仍希望香港以深圳河為界,同內地隔開,在邊界搞一個無人地區,作為人工屏障。若不改變這種分隔政策的思維方法,則將固步自封,錯失良機。

 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正在開始。今後五到十年,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重大的經濟轉變時期,香港要發展就必須因應形勢的變化,就必須以更大的視野來籌劃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要有一個總體的大戰略。須知,中國加入世貿後,對香港各業可能帶來的衝擊,以及為此相應採取的措施,顯然不是個別港商能夠付諸實踐的。如中國加入世貿後,因關稅降低及貿易開放,香港與內地間的貿易量大增;又如引進內地優才、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扶持發展中小型企業等一系列問題,都應納入香港發展的大戰略。特區政府應盡早作好各項研究論證和周全規劃,提出總體戰略部署,以期充分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才不致錯失中國入世首五年這一難得的發展時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