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04] 文匯社評:不是「逃荒」 亦非「守財」

 特區政府有一些正確的政策,往往因為不同的原因而被誤解或誤導。例如,政府鼓勵市民北上發展被說成鼓勵市民「逃荒」,而政府預留合理數目的儲備亦被批評為「守財奴」。這些誤解和誤導,不利官民同心協力開拓經濟發展空間和穩定金融市場。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回應李卓人議員提問時,就強調政府鼓勵市民北上發展,絕不是因為香港已無發展前景,要市民「走難」,相反是因為中國內地乃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市場,市民應趁本港尚有優勢的時候,搶佔先機,這是保持本港優勢的方法。

 的確,利用本港優勢北上掌握商機和開拓市場,不能與「逃荒、走難」相提並論。這其中的誤解或誤導,顯然忽視了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入世」的背景下,內地已成為全球最有潛力和最廣闊的市場,對此,許多跨國公司已把中國市場作為主要進軍目標,而新加坡等周邊國家亦把「乘搭中國經濟順風車」作為經濟發展策略。難道說這些跨國公司和國家到中國市場發展也是「逃荒」和「走難」嗎?

 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更決定了港人北上發展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不但絕非「逃荒」,而且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可進一步發揮香港的中介角色和進一步拓展香港經濟的發展空間。

 據估計,除了大批港商在內地設廠外,在內地就業的港人現已超過十八萬。隨著內地「入世」後,因內地的經濟體系要與世界接軌,特別需要大批熟悉國際經濟運作、精通中英文的專業服務人才;而外商要成功開拓內地市場,也必須倚賴具國際水準的商貿服務,包括金融、會計、法律、顧問、設計及市場推廣等,而這些,正是香港經濟過去二十多年來與內地和各國生意往來積累下的重要資產。香港是全球第九大商業服務出口地區,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但在充當和強化中國與世界經濟接軌的中介角色方面,卻沒有任何城市可以超過香港。

 僅以法律人才來說,內地現約有十二萬名律師,當中具足夠外語水平可處理涉外商業案件的約只有五千人,而香港五千七百名律師和大律師中,除卻外籍人士,約有四千多名同時具備中英語文能力,且大都熟悉內地法律。這麼多的法律人才若只局限於香港本地市場,實際上已出現割價惡性競爭的局面。而北上發展,就可避免在狹小市場「塘水滾塘魚」的局面,擴大發展空間。本港其他一些專業領域的情況,也與此相似。可見,港人特別是本港專業人士北上發展,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大有作為,豈可與「逃荒」混為一談?

 攻擊特區是「守財奴」的議員,也許對世界上推行貨幣局和聯繫匯率國家的形勢不甚了解。阿根廷的債務危機深化,已演變成金融危機,該國有十年歷史的聯繫匯率飽受衝擊,當局被迫限制資金流動。昨日本港一年期遠期美電溢價升至一七○點子,較上周五升七十點子,市場指主要受阿根廷金融危機影響。

 但是,正如恆生銀行行政總裁鄭海泉表示,香港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故阿根廷金融危機不會對香港形成影響。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本港現時沒有足夠的儲備,必受阿根廷金融危機影響,而導致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大局的動盪。

 這就有力地說明,特區政府保持充足而合理的儲備,絕非什麼「守財奴」,而是為了穩定港元。由於本港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每發行一元港元,便須有同等價值的美元撥入外匯基金作支持,這是港元穩定的關鍵所在。而且,充足的外匯儲備還可防止金融大鱷的狙擊,例如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炒家來犯,特區政府果斷入市,動用千多億外匯基金反擊炒家,捍衛了港人財富不被炒家掠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阿根廷金融危機更加說明政府擁有充足合理的儲備,絕非「守財奴」,而是關乎捍衛港人的根本福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