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14] 重估製造業的戰略地位

呂明華博士 立法會議員

 香港的經濟近四年多磨難。亞洲金融風暴所引起的經濟衰退剛得到改善,美國科技產業泡沫爆破導致美國經濟下滑,又將香港經濟增長拖慢。接踵而來的「九•一一」恐怖組織對紐約和華盛頓的襲擊所引起的震盪,徹底把香港的經濟拋入寒冬,失業率直升至百分之五點五。行政長官董建華亦坦言,香港的經濟衰退還要延長一段頗長時間。有論者認為,現在失業率還未見頂,還有上升空間。在這個不明朗的經濟環境下,社會上瀰漫著對政府不滿的氣氛和埋怨聲音。港人對經濟前景信心下降,社會精神低沉。

 香港過去五十年也曾經歷過多次經濟衰退或不景氣,社會上同樣有不滿聲音,政府也受到市民責難。但是普羅大眾仍能夠奮發自救,對經濟前景從未曾失去信心,香港精神未曾被擊敗。因為港人心底裡明白,經濟不景氣是由於外圍因素影響所造成。香港當時的經濟,是出口導向的製造業所帶動,社會勞動力近四成是從事製造業的。因此,只要外圍經濟改善,香港便能恢復出口,能賺取大量外匯,僱員能拿到工資,經濟便能迅速復甦。因為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香港內部的營商環境和外部的競爭對手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在這個所熟悉的內外營商環境下,工商界對政府沒有任何期待,而政府亦樂於實行其「積極不干預政策」,對工商業袖手少理,讓商人各自發揮,各展所能,自尋生機。香港社會便如此維持了三十多年大致上安定繁榮時期。

 但是,在過去十多年,由於製造業外遷,香港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由製造業帶動的經濟轉變成以服務業為主。製造業在GDP中所佔的比例由百分之二十四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六,而同一時期,服務業則上升至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由於製造業的流失,香港不但每年少了數千億元外匯收入,社會更多了一批結構性失業人士約六十多萬人。其次,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推動能力減弱,直接影響社會財富和資源的擴散。普羅大眾在裁員減薪的陰影下,大批湧到國內消費,香港財富進一步萎縮。香港的批發業、零售及飲食業在這個競爭環境下,只有依靠裁員減薪苦苦經營,很多走上結業之途。這個痛苦的連鎖反應,造成經濟通縮,失業率高企,市況蕭條,復甦無期。

 從香港過去五十年經歷可見,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本推動力。當製造業蓬勃的時候,整體經濟便欣欣向榮。當製造業外遷或沒落,整體經濟便衰退。其他經濟實體如新加坡、台灣和泰國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也證明了此觀點。甚至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經濟歷程也是循同一軌跡進行。可以說,有製造業(包括軟件製造業)的國家經濟便興旺,無製造業的國家經濟便後退,並非危言聳聽。

 既然製造業對整體經濟的作用是如此重要,特區政府應該重新評估和重視製造業在香港經濟和民生的戰略地位。要重新定位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方向,確認製造業的火車頭地位。制訂策略和具競爭力的配套措施,重振本土製造業。特別是高科技和高增值的企業,政府應該給予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和工商界在香港投資設廠。從其他國家的經驗可見,在此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只有政府提供政策、主導和支持,香港才可能具備製造業植根的土壤和環境。有了蓬勃的製造業,香港整體經濟才會恢復生機,充滿活力,創造就業。現在經濟低迷和失業率繼續高企之際,願特區政府能感覺社會脈搏,把握時機,凝聚社會力量,拓展香港本土製造業,為香港賺取外匯,增加財富,創造職位,達到港人能安居樂業,社會祥和的目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