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23] 董須大刀闊斧改政府體制放大圖片
董建華頒獎予猜中比賽冠軍的傳媒代表。
面對龐大的財政赤字,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劉兆佳預期董建華正式連任後,須大刀闊斧進行政府體制改革,預期既可一方面紓緩政府財政壓力,又可盡快取得社會各界的認同、鞏固政府管治威信,以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劉兆佳坦言以現時香港的經濟、政治及社會環境,難以開徵新稅,故相信公務員及公營機構改革(以下簡稱體制改革)將會是最迫切的方案。他解釋,如果政府於現階段增加服務收費、稅額或開徵新稅,肯定會引起公眾的強烈反彈。在各個節流方案中,為了穩定民心,社會福利開支絕對不能削減。而過去數年香港持續通縮,但公務員的薪酬卻不減反加,形成與普羅大眾的巨大反差,早已惹起社會各階層強烈不滿。
劉兆佳續指,公務員薪酬的巨大開支,已令不少外國投資者視之為欠缺競爭力的鐵證,間接傷害香港的營商環境。而且改革期間政府可以趁機研究轉換職能及角色的可能性,看看能否將過去主要為提供前線服務及執行政策的職能,改為負責監察、制訂政策、調動資源等指導性工作。基於上述的因素,體制改革成為最迫切的節流方案。
在一攬子體制改革方案中,劉兆佳認為以削減薪酬福利最為有效;因為透過外判服務及改善現時架床疊屋的行政架構,根本無法徹底解決人手過剩的問題;而自願離職及自然流失又無法應付燃眉之急;大規模裁員又會被指帶頭使失業情況加劇,市民亦不會贊同。他指出任何損害公務員薪酬福利的措施,都會引起員方批評;所以政府可以盡量低調進行改革,減少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改革絕不可針對某一職級或職系,要各級公務員都付出一定代價以支持改革,以求公平、公正。另外政府也要動員社會力量尤其是輿論的力量,以支持體制改革,減少發生員方的抗拒感及發生罷工等激烈行動的可能性。
劉兆佳認為,根據美國、英國及新西蘭於八十年代的經驗,香港公務員薪酬隨市場情況浮動勢在必行;他估計,政府將陸續引入各類型競爭,包括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比較、與私營機構交換人才、薪金與表現掛鉤等,以求增加運作效率及掃除公務員每年均可「自動加薪」的觀念。
至於長遠紓緩財赤的辦法,劉兆佳建議政府增加與社區組織合作,共用資源,亦可以合資設立社區設施或提供福利服務,既可減低政府一定的開支,亦可建立良好的官民關係網絡。另外,將來引入新稅種時,政府必須全盤考慮各階層的負擔能力,以求稅制公平,否則只會加劇貧富懸殊,引起社會動盪。
早前公佈的檢討公共財政專責小組報告中指出,由於土地收入下降以及政府開支大大增加等不同因素,如政府不改變目前的理財方法,現時三千六百多億元的儲備將於七年後耗盡,而二○一一年庫房更會轉盈為虧,欠債達三千四百多億元。因此,為實現五年內收支平衡的目標,政府必須著手使每年的開源節流金額達到三百五十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