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8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內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8-17] 中國經濟仍有賴製造業

 【本報實習記者湯耀國北京新聞中心十六日電】中國經濟未來的比較優勢仍然在製造業。至少在廿一世紀的前二十年,製造業仍然是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這是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此間發出的論斷。

 邱曉華明確指出,對於中國,其工業化尚未完成,不可能強行超越工業化階段追求和發達國家同樣層次的產業結構,國家仍面臨實現工業化的艱巨任務。

 邱曉華說,許多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比較優勢還在製造業,巨大的本土市場容量,使製造業發展成為可能,而充裕、優質、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更是製造業成長的保證。而另一方面,在中國,採掘業由於資源的限制,不大可能有過去那麼大的發展空間;農業資源的劣勢使得中國必須正確看待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服務業的發展本身又依賴於社會結構的變化,只有進入了工業化的中後期,服務業的發展才會有穩定的根基。因此,對於中國,製造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

 邱曉華還指出:中國已成為製造大國,但還不是世界工廠和製造強國。邱曉華認為,中國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應當提升當前中國製造業的技術水平,掌握核心技術,培養高端科技人才。其次,要把製造業的發展與服務業、信息業的發展相結合,新經濟中有很大一塊比如電子產品本身就是高端製造業,而對傳統製造業也要進行技術改造、重組,以提升其競爭力。另外,在製造業走向國際化、市場化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健全、靈活的發展體制,需要制度創新來保障製造業的健康發展。最後,邱曉華表示,中國製造業歸根結底還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來發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