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8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8-30] 吸引投資 刺激創業

■呂明華博士 立法會議員

 如果將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這個時期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狀態與現在相比較,可以看到兩個絕然不同景象。與前時期剛巧相反,現在是失業率高企,經濟低迷,消費市場萎縮,社會怨氣瀰漫,港人信心下降至低點。

政府功能是關鍵性因素

 但是,環顧內外環境各方面,香港的宏觀條件比以前好。自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更加緊密,特區政府得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內地經濟蒸蒸日上,社會信心高昂。香港何以在短短數年間淪落到如斯地步,與內地的反差如此顯著。論者有各種解釋和高見。有論者認為香港是一個中國人社會,向來政治冷感,雖然表面上有很多政治噪音和不滿,泰半是因為經濟不景氣所引發的副產品。只要經濟恢復增長,失業降低,香港即能恢復安居樂業,社會祥和。但是,要令港人重新振作,經濟重新起飛,在這經濟全球化,科技作先鋒的經濟大環境下,政府的功能是關鍵性因素。這裡,提出幾點意見供政府制訂政策時考慮:

香港與紐約、倫敦不一樣

 香港的定位:社會上現在還有人認為香港經濟應「捨棄製造業」,實行如紐約和倫敦般「大都會經濟」,即只要依靠金融、保險、運輸等服務行業便能維持經濟增長。他們認為香港可以成為一個離岸貿易及離岸投資的服務中心,扮演一個行政、金融及國際大機構總匯的角色,控制離岸工廠的產品進行國際貿易。

 香港電子業商會在一九九八年已明確指出,紐約和倫敦分別在美國和英國境內,兩個國家都有強大的生產基地作支柱,這兩個城市都不是獨立關稅區,人民和貨物可以自由出入。但是香港是一個獨立關稅區,人口和貨物進出境均有高度限制。紐約和倫敦可以「輸出」失業(失業者可以到其它城市工作),但由於香港和內地生活現在仍存在差距,香港的失業人士一般不想到內地尋找工作。尤其是低收入人士,他們會選擇留在香港領取綜援。

 其次,金融業、旅遊業、保險業和運輸服務業,為香港所創造的財富有限,不足以供養香港,更難推動整體經濟增長。所以,香港不應該定位為大都會經濟。香港是一個獨立經濟體系,必需有相應的工業,尤其是出口型的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認識香港的經濟發展史:以上討論清楚看到香港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系,必須以製造業作為火車頭推動經濟的發展。因為製造業不但可以提供就業職位,更能夠為社會創造大量財富。只有認識到製造業在經濟中的戰略性地位和影響,才能夠制訂正確的政策,重振香港的製造業,促進整體經濟向前發展。

教條主義阻礙經濟發展

 管治思維要改變:經濟政策是有局限性的,它應依不同時期、經濟狀況和大環境而改變。港英時期所奉為金科玉律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和「不挑選優勝者」的政策,在七十年代以降香港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導的歷史時期,的確為香港的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本港經濟結構已經改變並且要面對新的世界大環境,這些過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必需考慮其適用的範籌,如果仍將之作為「通用」政策實施,就會變成阻礙經濟發展的規條。

 a)經濟體系內:香港一貫奉行自由經濟,由市場力量決定經濟活動。對於經濟體系內的經濟運作,政府不適宜「挑選優勝者」,即挑選個別企業輔予政策性優惠。因此,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反對聲音不多。

 b)經濟體系間的競爭:由於經濟全球化,香港企業的實際競爭對手,不是香港的同類企業,而是其它國家或經濟體系的同類企業。由於是國家間的同類企業在爭奪世界市場,國家的力量往往發揮作用來加強本國企業的競爭力。由於競爭平台的改變,僵化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便失去積極意義,而政府的干預卻變為必要。當然,政府可以發揮如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所謂推動市場(market enabling)的功能,但筆者認為政府應該進一步積極引導、組織、推動和協助本土製造業的成長和到世界市場競爭。

 c)「不挑選優勝者」:政府官員往往以此回應社會上的訴求。究其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堅持公平競爭的原則,其二,欠缺作為裁判的專業能力。

 對香港來說,我們的競爭對手是其它經濟體系,政府必須扶植有競爭性的本土行業在世界市場競爭。但是資源有限,選擇數個行業是必需的。這種作法在其它經濟實體已是行之有年,並且效果彰顯。

本土製造業乃希望所在

 香港的經濟由於近二十年內部產業結構的轉變和境外競爭平台的傾斜,香港的財富相對地在萎縮,直接影響內部的經濟繁榮,衍生其它社會問題,情況相當嚴重,是給政府的嚴峻考驗。

 現在,香港固然要面對眾多問題,但歸根到底,經濟問題是根本。要刺激經濟復甦,原則上是要增加社會財富。所以政府在大力推動金融、旅遊和本土製造業。但是,金融服務業只佔GDP 12%左右,沒有本土製造業的需求,發展空間有限。旅遊業是各國都在爭取的外匯來源,只是香港有地方限制,旅客將會給交通和社會設施帶來巨大壓力。現在旅遊業的收益佔GDP 6%左右,將來恐怕也難有顯著的增長。可見,只有本土製造業能夠肩負起重振香港昔日光輝的重任。

 其實,工業也正是各國傾全力發展的產業。最近有報告指出,在中國經濟的成長過程中,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並且,由於「量」的增加,中國的製造業已在發生「質」的變化,中國的工業正在由為跨國公司加工組裝生產(OEM)轉變為自創產品的生產(ODM)。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製造業的成長。製造業的增加值一直佔GDP 40%以上。中國財政收入的一半和外匯收入的四分之三是來自製造業。而在吸納就業人口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製造業更是貢獻至鉅。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製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牽引著中國經濟不斷向前高速發展。

 中國近十多年製造業的發展過程,與香港六十至八十年代工業發展的歷程相仿。但是,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的製造業一直在蓬勃發展,而香港的本土製造業卻在沒落中,以至「產業空洞化」。時至今日,對比之下,落差鉅大,這些全反映在兩個經濟體系的社會信心指數和精神狀態。從這兩個活生生的事實,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和政府都能夠看到香港經濟的唯一出路是振興本土製造業。希望政府官員不要再迷戀在過去「積極不干預政策」和「不挑選勝利者」時期的美夢中,而應該下定決心,積極地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刺激本土製造業的投資,特別要策略性地吸引外來投資建立產業群體。

香港要吸引新的投資

 雖然,由於政府政策僵化,過去三十年香港失去兩個有戰略性的機會吸引外國大製造商來港設廠生產。但是對高科技和高增值的產品,香港的軟件和環境優勢仍然存在。只要政府能夠提供有競爭性的優惠政策如稅務、輸入科技人員和半技術勞工並簡化申請手續、土地優惠等,對本港和境外投資者,香港還是有吸引力的。希望在問責制下,負責官員們能夠迅速落實各項政策。

 吸引新的投資是振興工業的捷徑,見效快。但是香港是「臥虎藏龍」之地,人才眾多,所學各異,各有所長。政府若能夠提供渠道、資金和場地讓社會人才創業,將來會發展無限。以色列在短短十多年間已贏得世界第二硅谷的美譽,政府的工作居功至偉,是很好的實例,值得香港學習。至今,雖然政府的創業基金和其它計劃已存在多年,並用去大量公帑,但實效並不顯著。政府應該重新檢討各項計劃,從實效和前景考慮,用創業基金的思維去發放資助,而不應該似管錢的賬房,過份謹慎,而令創業基金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筆者深切希望,如果政府能夠積極落實雙管齊下的策略吸引投資和刺激港人創業,香港經濟很快會見到復甦的曙光。(二之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