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10] 美國「攻伊」理據不足

■郭 平

 美國喬治布什政府正緊鑼密鼓準備攻打伊拉克。不過,這一回布什總統等「主戰派」難免有「孤家寡人」的味道,因為各方的支持力度不足,再加上軍事布局尚未完成,布什也就不能立即下達攻擊令,繼阿富汗之後再次在亞洲地區燃起戰火。

 「攻伊」的支持力度不足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美國民間對「攻伊」的正當性和必要性有疑惑,民調顯示支持者不升反降;其二,軍方對「攻伊」態度猶豫,直到八月中旬,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六名軍方首長才很勉強地「同意攻伊」;其三,美國的盟友,只有「同文同種」的「最親密伙伴」英國由猶豫改為支持「攻伊」,但法國主張由安理會決定,德國更公開表示「不會派兵」助陣;其四,上一次「攻伊」時提供大部分基地的沙特阿拉伯反對再次「攻伊」,此點反映了中東國家普遍的態度,上次提供空軍基地的土耳其這次也不肯給美軍方便,美國只剩下卡塔爾一個小國可資「借道」,再加上航母戰鬥群的空中打擊力量(包括直接發射導彈),從技術角度說,打起來肯定不如老布什時代「攻伊」那樣可以全面鋪開及得心應手了。

 喬治布什政府計劃「攻伊」,公開宣示的有兩大理由:第一,因為伊拉克是美國的「頭號敵人」,又說「因為伊拉克將美國看成是敵人,所以美國也將伊拉克看成是敵人」;第二,美國指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包括生化武器,必欲「除之而後快」。這兩個「理由」均十分牽強,屬「欲加之罪」。

 首先,世上「仇視美國」的國家多得很,特別是穆斯林國家,當然也包括伊拉克,但這種局面完全由美國奉行「霸權主義」,充當「世界警察」所一手造成,怪得誰來?美國作為世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理應反躬自省,徹底調整其在國際上所扮演的角色,世界才會達致真正的和全面的和平。正所謂「天下之敵,莫大於己」,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別國,正是美國本身也。

 其次,伊拉克地處西亞北部,東邊是伊朗,南部為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西鄰敘利亞及約旦,北面是土耳其,基本上是一個內陸國家,僅僅在東南角的伊朗與科威特之間有小片土地面臨波斯灣。伊拉克沒有什麼海軍,更沒有遠程攻擊能力(其「飛毛腿」導彈射程最多到約旦隔鄰的以色列),怎麼會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呢?莫名其妙!拆穿了,恐怕是為保有中東的「石油生命線」吧?

 第三,「大殺傷力武器」這一說,更甚是蠻不講理至極。事實上,擁有最多及最大殺傷力武器的國家,正是美國。再者,美國擁有並繼續研製生化武器,也不是什麼秘密。假如這一「理由」成立,豈不是任何國家均可以分別或聯手攻打美國?進一步說,英國、法國、俄國和中國均擁「大殺傷力」的核武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也稱有核武,難道說,美國因此就有權和有「理由」隨時向這些國家發動戰爭?若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理由」兵戎相見,則分分鐘可以掀起世界大戰!

 總而言之,當年伊拉克出兵侵佔科威特,國際聯軍開戰將伊軍趕回去,就有充分理由,屬正義之師,一如二次大戰時同盟國對付德國希特拉和日本東條英機那樣。但今時今日美國「攻伊」,不免令人有「理據不足」之感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