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13] 文匯社評:檢討電訊政策 推動基建更新

 電訊管理局昨日就電訊大癱瘓事件作了一些技術性的解釋,這是必要的,但不足夠。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香港電訊政策無利於鼓勵甚至阻礙電訊基建的投資。這是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正視的嚴重問題。

 日前的大癱瘓事件,儘管有其偶然性,但人們決不能因偶然性而忽視其中的必然性。近年來,當局在電訊行業營造了激烈的競爭環境,長途電話費大大下降,消費者受惠不小。這是應該肯定的。然而,電訊大癱瘓的事件使我們看到,令市民短期得益的電訊政策,卻產生了電訊基建設施的使用「竭澤而漁」的後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在電訊業開放初期,當局為了盡快引入一些營辦商參加電訊市場的競爭,要求原有的固網提供商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競爭對手出租網絡,但又不硬性規定新營辦商完成一定數量的固網基建。雖說在當時這種扶持弱者的做法情有可原,但擁有固網或投資固網無利可圖,不可避免產生這樣的不良後果:一方面,新固網商寧願租線而不願自行投資建網;另一方面,原有的固網商放慢甚至放棄固網方面的投資。電訊大癱瘓事件所揭發的固網機樓內的一些設備「殘舊過時」狀況,是這種電訊政策的必然產物。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區內的電訊樞紐,必須要有先進而完善的基建設施。電訊大癱瘓的出現,正好提醒有關當局,現在有必要檢討和調整現有的電訊政策:一方面能夠引導從事電訊行業的公司注重投資網絡基建,帶來長久效益,惠及香港的整體經濟和廣大消費者;另一方面要使營辦商租用網絡支付的互聯費用,能合理和平均補償營辦商在網絡設施上的效益投資成本,鼓勵市場參與投資網絡基建。特區政府應該通過調整電訊政策,推動香港電訊業的基建不斷更新,使電訊業的發展能夠固本培元。否則,香港的長遠利益必將受到損害。

 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電訊管理局的負責人昨日在面對傳媒的時候,不僅完全否認現行電訊政策不利於電訊基建更新的問題,而且對當局在電訊大癱瘓事件中完全沒有應變措施的失誤採取一推了之的態度。如何對待危機處理,不同的態度會有不同的結果。警方為了防止八號颱風之後出現貨櫃碼頭大塞車,及早提醒司機,運輸署也在貨櫃碼頭內設立五個緩衝區,疏導交通。由於安排妥當,過往颱風之後交通大混亂的場面沒有出現。教育當局為日前八號風球延遲發放停課訊息引致學校下課混亂公開道歉,並立即與天文台討論把八號風球與停課通告由同一系統發放。警務處、運輸署和教育署早作安排,積極應變,認真檢討,努力完善的態度,有利改進工作,爭取市民的諒解和支持,建立有效率和強勢政府。看來,電訊管理當局還缺乏聞過則喜、虛心聽取意見、改進工作的態度,如果將來香港電訊基建越來越落後,事故頻生,他們將無法向公眾交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