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18] 文匯社評:失業雖回落 各方莫鬆懈
香港的失業率持續上升十九個月之後終於出現回落:今年六至八月份的失業率為百分之七點六,較五至七月的百分之七點八降低零點二個百分點。從失業率下降中,可以看到政府及各界為紓緩失業所作的努力收到成效,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現實,願意從事一些工資較低的臨時性工作。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
香港的失業率開始回落,固然與外圍市場改善、出口增加有關,但以下兩個特點值得重視:
第一,在政府主導下,各方面為增加就業共同努力,有明顯效果。近一個時期來,特區政府急市民所急,將失業問題作為施政首務,擺到空前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政府致力改善營商環境,強調就業優先的原則,大力推動基建及市政工程,爭取中央支持增加內地居民來港旅遊等,創造了不少就業職位。另一方面,政府聯合各大商會和眾多社會團體,針對不同人士的需要,推出多項紓緩失業的計劃,包括「展翅計劃」、「一間公司一份工」計劃、「毅進計劃」、「中年再就業試點計劃」等等。這些計劃雖然不能說都很成功,有的計劃甚至不太理想,但都在不同程度上為緩解失業壓力發揮了作用。應該說,失業率回落是香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第二,就業不足率上升顯示,僱用彈性員工成為一種趨勢。從政府公佈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建造業和批發及零售業的失業率下降;另一方面,就業不足率的上升也主要出現於建造業和批發及零售業。這種現象正好反映出,許多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以相對較低的工資支出,增加聘用合約及兼職員工,或者將某些工種外判,使僱主能夠彈性而低成本地運用人力資源,增強競爭力。這樣做的結果,既增加了就業人數,同時又造成就業不足率上升。這種情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越來越多的市民逐漸認清了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再抱怨,不再等待,而是願意接受現實,「馬死落地行」,從事一些工資較低,保障較少的臨時性工作。這也是中年人就業數字有所增加的一個原因。一些市民適應就業環境的轉變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值得鼓勵的。
對於失業率回落,社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國際經濟環境在改善,香港的經濟將進一步好轉,失業率已經見頂;也有人說,外圍局勢並不明朗,香港的經濟仍無復甦跡象,失業率還會回升。這些講法都各有道理。我們既不要因為前面還有很大的困難而悲觀失望,也不應由於失業率一時回落而樂觀鬆懈。社會各界尤其是政府應該從這次失業率下降中吸取經驗,對解決失業問題要有長遠的準備,繼續努力做好增加就業的工作。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在經濟旺盛時,政府不需要過多介入經濟。當經濟低迷的時候,在各地的政府都在通過干預經濟加強競爭力,推動經濟復甦的情況下,香港特區政府不要自綁手腳,而應該進一步擺脫「不干預政策」的束縛,積極主導香港經濟的發展。當前,香港需要大型的投資項目和新的投資熱點作為龍頭,帶動香港的經濟復甦和發展。政府與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創造短期職位,倒不如千方百計吸引新的投資,創造新的投資熱點,凡政府欲鼓勵的工業(例如高新科技和創意工業)應該予以稅務優惠。如果投資不來,這些稅是收不到手的,政府稅務優惠並無損失。招商引資是刺激經濟的火車頭,官員應該轉變工作方向。這是解決香港就業問題的根本之道。特區政府應該在引進投資方面有效地展開工作。社會各界對此應該給予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