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18] 拓展創意工業振興經濟

■西濱林 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副會長

 以資訊科技服務、出版和廣告為主的創意工業,是本港為解決失業、促進經濟復甦與發展的新嘗試和強心針。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等問責高官多次表示香港發展創意工業極具潛力,希望將其發展成為振興香港經濟、增加就業的一支異軍。貿發局最近公佈首份《香港創意工業研究報告》,表明有關機構支持創意工業已進入實質推動階段,值得一讚。

 何謂創意工業?《報告》根據英國經濟學家所訂下的定義:以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能,再與知識產權配合,創造財富及就業的行業。並結合本港業界實況列出十三個重點發展行業,包括廣告、建築、藝術品及古董、漫畫、設計、時裝設計、電影、遊戲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及資訊科技服務、電視等。數字顯示,二○○○年本港創意工業產值達二百五十億港元,佔全港整體生產總值百分之二,稍遜於英國、澳洲和新西蘭。但由於香港建築、設計及影視等行業具競爭力,所以本港仍可維持作為亞洲區內創意中心的地位。

 創意工業對香港這樣發達和高成本的經濟體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創意工業除本身是一股經濟動力外,還為其他經濟活動提供創意來源,更是進口內地最具競爭力的新興工業,並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創造就業空間。《報告》提到截止三月底,本港創意工業共聘用了超過九萬人,佔全港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三點七。其中資訊科技服務為最大行業,聘用近二萬七千人,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五是從事軟件開發及維修;其次是出版和廣告,則分別聘用逾一萬七千和一萬五千人以上。其他如建築、設計、遊戲軟件、表演藝術等行業都僱用了幾千甚至上萬職員。這些行業中尤以廣告較為發達,人均廣告是亞洲區內最高的,很多外國公司以港為創作基地。至於資訊科技服務,由於科網爆破後,其發展確有放緩情況,但從業人員仍不斷增加。而電影卻因市道不景而有數千人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

 二、發揮創新優勢。拓展創意工業現已是香港社會和業界的共識。本港具有獨特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加上自由的營商環境,利於開闢創意發展路徑。嶄新的設計理念及原創精神以及業務運作機制和管理都較有優勢。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指出,政府在創意工業發展上,不是擔任經營者的角色,而是負責支持和推動。事實上,本港多個不同行業的投資者,早已紛紛投入資源,開拓創新產品、意念、設計、服務和營運模式,期在廣闊無邊的創意市場中取得成果。一些以生產為主的傳統企業,例如玩具、電子、服裝、鐘錶等,早已在產品設計上做出一定成績,反映業界基礎好,已基本掌握如何在本行業中開拓創新空間,發展創意工業。

 三、經濟效益可觀。香港在創意產品方面,不論品牌、潮流掌握、創意、品味、設計等都吸收和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精粹;在國際化和獨特風格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要把這些潛在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為市民帶來收入的實惠,就一定要改變過去「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弊病。值得強調的是,國家入世後,內地市場更加開放,吸引了更多的外國公司進入;內地遂成香港創意工業出口最具潛力的地方。因此,本港創意工業將有更多的商機,經濟收益十分可觀。

 四、掌握市場脈搏。政府和有關機構就創意工業的發展,應定期對世界有潛質的市場作出詳細分析。除了基本營商資料、銷售統計和人口分佈等資料外,還要有系統地介紹各地不同的文化、觀念和禁忌,或分析各市場對創意產品的要求和接受情況,讓業界因應市場研發新產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