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基金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30] (第23期)美陷危機 股市跌 基金大清盤

放大圖片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近兩年走勢圖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曾經輝煌一時的互惠基金業,自1990年以來,互惠基金數字增長了4倍,現在正以破紀錄的速度合併或清盤,基金淨值減少,意味規模減小,而基金淨值減少將引起和刺激更多的持有人贖回,加速基金規模減少,甚至可能出現類似銀行擠提的現象,而管理人可能為了維持基金淨值而犧牲資產的流動性,最後都會造成基金清盤。

中小型公司合併求存

 美國互惠基金追蹤公司的資料顯示,自從2000年3月股市進入熊市以來,追蹤的4074隻美國股票基金,其中已有414隻股票互惠基金清盤關閉,佔其資料庫中所有基金清盤數字的一半。另有566隻股票基金併入其他基金。如果計入同樣基金的不同股類,則基金消失的數字還要增加,許多基金發出多種類的股票,讓投資人士有各種不同的支付銷售佣金的方法。債券基金是基金合併趨勢的最大犧牲者,自2000年3月以來,已有584隻債券基金已合併或清盤關閉。

 使用該項方法,自兩年多前的熊市以來,已有1741隻股票基金合併或是清盤,在此之前為1672隻。如果一隻共同基金吸引不到足夠的投資人,它就只有清盤關閉,出售所有的持股,將所得分配給所有的基金持有人,較常的操作是與較成功的另一隻基金合併,不管哪種方法,原有基金紀錄都已消失。

科技泡沫使基金公司減

 基金開始沒落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原有的概念不再存在,基金也只有消失無形,StockJungle.com的會員為其網站的Community Intelligence基金選股。該基金於截至2001年8月的一年中下跌42%後宣布關閉。另外科技股泡沫擴大之際,基金公司也縮小科技類股範圍。譬如Turner Wireless & Communication基金已併入多元化股票基金Turner New Enterprise基金,Turner Wireless過去12個月下跌81%。

 投資者在熊市多選擇較保守的基金,譬如在1996年11月牛市時誕生的Federated Aggressive Growth基金於5月17日併入Federated Kaufmann基金。Federated Aggressive Growth基金過去12個月下跌22%。隨著基金增長減緩,小型和中型基金公司逐漸被收購,有分析員認為基金業已不再是從前那種快速成長的企業,兩隻基金公司通常如有重複的類似基金存在,管理人會選擇合併市場重疊基金,以降低行政費用和集中資源運用,擁有Stein Roe,Acorn和New Port基金的Liberty 基金公司11月即將合併21隻基金。  鄭耀明alpha-goal@yahoo.com.hk

信心減釀基金清盤潮

 基金是由基金公司管理投資運用,但資產則由金融機構(即保管銀行)以基金專戶名義獨立保管,該資產屬於全體投資者所共有,尤其本地基金公司銷售發行的基金皆經證監會認許後方可向公眾推介,以確保投資者的保障權益得到合乎本地證監要求。基金是以募集的方式集合投資大眾的資金,以投資組合的運用將資金投資於不同的領域及目標,可以分散個人因為資金有限而承擔的風險。

 封閉式基金即使經營得很差,虧損纍纍,在存續期結束前不會感受到來自持有人的壓力,不會面臨被贖回的風險,也不會被清盤,其只有基金間的排名壓力。

基金淨值減可觸發動盪

 開放式基金在穩定市場的同時,也可能觸發市場的大動盪,基金若然經營不善,持有人可直接要求贖回,基金公司必須買回持有人的基金單位。如果市場出現暴跌,開放式基金一方面淨值減少,一方面規模減少,淨值減少將引起持有人的更大恐慌,刺激更多的人贖回,使規模加速減少,甚至可能出現類似銀行擠提的現象,最後基金清盤。

 開放式基金的清盤會對市場造成致命的打擊,外地有美國的長期資本基金和索羅斯旗下的基金清盤,本地則有加怡香港認股權證基金因基金資產規模減少至清盤資產規定而結束。一般投資基金風險大致分為:市場風險、財務風險、利率風險及購買力風險等四種。

投資前閱讀基金備忘錄

 降低投資基金的風險,投資人士除可以從了解基金投資有價證券的組合著手外,亦可在基金的備忘錄檢視清盤資產規定,一般中、小型基金規定是50萬美元,若然基金最新資產淨值接近清盤資產規定,加上基金資產市場前景不明朗,基金清盤是必然的。

 由於現行銷售宣傳單張沒有註明披露基金清盤資產規定,證監會雖有規定向公眾銷售基金同時,要向投資者提交基金備忘錄,但本地市場鮮有投資者是參閱備忘錄細則後才投資推介基金,基金中介人及投資者大多著重投資基金需負擔的費用成本,折扣優惠更成為銷售重要環節,投資者要避過基金清盤,宜選取具資歷品牌的成熟市場基金。  鄭耀明alpha-goal@yahoo.com.hk

經濟展望:中東局勢發展的影響

 今年投資者一直擔心企業的財政狀況和經濟可能陷入「雙底衰退」的風險,但現在地域上政治因素和中東一觸即發的戰事已成為大市的焦點。由於缺乏資料、軍事機密和沒有明顯目標,令市場往往難以掌握政治和軍事局勢。

 有見及此,逃避風險成為自然的反應。這表示投資者轉投現金和政府債券等資金避難所,避免涉足較高風險的資產如股票。近期這些安全港內的資產表現突出,意味投資者已尋找具保障的投資。不幸地,這亦會遏抑實際經濟,因為商業和家庭延遲重大的消費,直至對未來信心回升。

 另一種自然反應是累積存貨。雖然以我所知,消費者並沒有囤積日用品,但石油市場方面,政府正在增加其策略性的儲備。這有助推高油價至每桶三十美元,令未來數月通脹壓力上升。再者,隨著石油成本侵蝕消費能力和增加企業成本,這將會對經濟活動構成壓力。因此,在股市已備受全球經濟復甦脆弱困擾的情況下,戰事威脅對股市的影響不難預料。

戰事威脅股市走勢

 與一九九○/九一年波斯灣戰事比較有助更加了解市場的發展。在衝突即將爆發期間,不明朗因素和石油價格令市場備受壓力。但當「沙漠風暴行動」展開,股市迅即反彈,因為盟軍明顯會取得勝利,而戰事亦會很快結束。今天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然而,與上次波斯灣戰爭的主要分別是,整個世界形勢將不會再復舊貌。今天高舉「撤換伊拉克政權」的旗幟,十二年前則是執行聯合國決議把伊拉克驅逐出科威特。對市場而言,問題並不是戰事會否爆發或如何進行,而是戰後將會出現什麼局勢?

撤換伊政權存隱憂

 假如美國成功撤換伊拉克政權,可以肯定恢復伊拉克石油供應將會是首要任務。供應增加和目前的風險溢價消失,意味石油價格可能會急跌至約每桶二十美元。這將會有利全球經濟復甦、遏抑通脹和刺激消費力。然而,結果可能不會如此理想。

 關鍵在於推翻薩達姆,但付上高昂的代價,抑或「撤換伊拉克政權」導致中東局勢不穩,例如沙特阿拉伯等石油生產國受到威脅。這些問題暫時仍未構成憂慮,但隨著局勢發展,市場可能會受到油價持續高企和預算赤字上升問題困擾。 寶源首席經濟師Keith wade

日金融改革拯救經濟

 日本經歷多年經濟衰退,近五年更陷入通縮,政府近期公布多項市場期待已久的政策,令市場感受到政府全力挽救經濟的決心,日股出現近期較大的反彈。

 日本副財務相黑田東彥公開表示欲透過拋售日圓以扭轉嚴重的通貨收縮,這番談話亦為拋售日圓定下更堅決的立場,刺激美元大幅飆升至兌一二二點五日圓的三個月新高。

服務業已成通縮災區

 高盛對日本的研究報告指出,日本的通縮情況持續惡化,而且出現兩大現象:一、物價無論在經濟的好與壞的時候依然呈現下跌的走勢;二、通縮情況已由生產製造業轉至服務業。日本經濟自年初已有改善,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較對上一季增長0.6%,較去年同期更有2.7%的增長,內部消費亦較去年大幅增長7.1%,但通縮情況並沒改善。事實上,現在物價持續下跌的原因是日本開放本土市場,貿易自由反令進口貨品以低價入侵日本以擴大市場佔有率,過往通縮的主要原因是製造商生產過剩令價格急速下滑,至現在供求平衡後通縮已見緩和,如汽車業及電訊業便是最好的例子。相反,近年服務業的收費亦有下調跡象,醫療及金融等服務行業均持續價格下跌的趨勢,成為新一輪通縮惡化的災區。

 除放寬銀根,日本政府還可透過收購銀行不良債權及減稅等措施改善通縮;然而,市場對於依靠日圓貶值來刺激物價感到懷疑。現在美國亦希望透過弱勢美元刺激當地出口,這情況也同時出現在亞洲的國家,若大家爭相採取弱勢貨幣政策,將形成惡性循環。另外日本內部消費意欲薄弱亦很難於短期內改善,失業率持續攀升及負資產泡沫令日本人減少消費,就算物價下降亦很難刺激佔三分之二國內生產總值的內部消費。

 日本政府亦希望盡快推行金融業改革,拯救日本的經濟。日本央行行長表示在未來一至兩年,以市價向十至二十間上市銀行購入手上的股票,預期需要動用三至四萬億日圓公帑,避免銀行因股市下跌招致損失。目前有十多間銀行有資格向日本央行出售股票,現在日本銀行手持的股票約值二十五萬億日圓(約二千億美元)。

 日本銀行業背負逾四千二百億美元的壞賬,須加快清理呆壞賬,故市場認為央行購入股份有助改善銀行盈利。有市場人士擔心日本的金融體系已墮入惡劣的地步,更有評級公司及外資投資公司認為央行不應以公帑買入這批股份,否則將嚴重影響日本政府的財政狀況。

 日本央行宣布救助銀行後,政府債券價格表現反覆向下,或會令政府債券的長期牛市結束,這亦有可能影響銀行體系,現在銀行持有約八十萬億日圓的日本政府債券,遠高於手頭上的股票總值,一旦債券市場不景,最終亦會損害金融體系。其實在回購股票的融資問題,日本央行可以發行貨幣形式籌集,數萬億日圓的計劃只佔整體貨幣基礎約5%,對經濟影響較低,相反可增加金融體系的資金流,有利經濟復甦。  柏斯理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基金論壇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