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0-26] 人才競爭是港經濟發展關鍵

■趙令彬

 香港正面對人才競爭的挑戰,香港目前人才優勢正在減弱,人才向外轉移,以及人才供應不足。周邊城市爭作人才流動中心的競逐已經開始,香港必須作出應戰……

 中國入世後除面臨更大的產業及企業競爭外,更重要和嚴峻的是人才的競爭與爭奪。人才對經濟發展,特別是高科技高增值產業的重要性毋庸多說。在全球化及新經濟時代,人才的重要性更為凸顯。在新經濟中知識比資金的作用更為關鍵,知本家比資本家更為重要。因此對管理知識、人才的產生、流動和應用的「智流」、「才流」,便比管理物品產銷的物流要更優先發展和給予政策支持。

獅城積極吸引內地專才

 「才流」內容包括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的流通、使用等供需兩方面的工作,各地要根據本身情況因地制宜進行。這兩年來內地及周邊國家新推出的有關政策均顯示對「才流」十分重視,國際人才競爭正日趨激烈。新加坡一向對培育及選拔人才十分著重,最近為配合新發展策略又在「才流」方面採取了重要的新措施。新加坡為適應中國的崛起已計劃加強與華經貿關係,希望藉此帶動經濟發展。政府已鼓勵業界人士學好中文,並計劃培訓通曉中國事務的精英。此外,近年新加坡更積極吸引中國的科技專才,今年又成立專門服務中心以便拉攏中國科技企業前往設點經營和上市。

韓國以優惠政策吸納人才

 韓國與新加坡一樣亦已推動新發展策略。為免經濟受中日兩大國夾擊而萎縮,政府決定推行「東北亞商貿中心方案」,其中包括設立專門學校培養國際商務人才,並鼓勵國人學好外語。為吸引外來人才又推行簡化簽證,減稅和改善外籍人士的生活服務(如醫療及子女教育)等多項新措施。

上海成海歸派聚集點

 由上述可見星、韓等國均為適應國際新形勢針對性地調整才流策略以增競爭力。內地主要城市亦不遑多讓,全面開展才流工作。上海已吸納四萬多海外專才,除實行綠卡制以方便外國專家居留外,更將在美、德兩國設立招聘辦公室,今後還會在法、日、澳洲及加拿大等國設點。上海也成了海歸派聚集熱點之一,估計已有二萬多人到來創辦千多企業,投資超過三億美元。而且上海已作出長遠的全盤部署,力圖以十五年時間發展成為國際人力資源基地。

深圳不甘落後

 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同樣積極,提出了構建「人才特區」及「國際人才自由港」的構想,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海外、香港及海歸專才,包括:(一)市領導幾次率團到海外招才以表重視和誠意。(二)財政支持。為回國專才發放創業前期費用、撥款支持創業項目和給政府專家及在站博士後發放生活補貼等。(三)建立深港人才信息庫以促進兩地人力資源共享。無疑,上海及深圳等例子顯示內地在推動才流已作出巨大努力,不但概念超前和措施齊全,更重要的是能高瞻遠矚,有計劃地爭取作為地區及國際性才流中心。

香港必須應戰

 香港一向擁有人才優勢,在財經、管理及服務業等方面有大批高質素專才。在教育培訓上香港有良好傳統,政府亦投入不少資源推動「優質教學」。在吸引海外人才上香港雖無特殊措施,卻因其高工資、自由開放、高效率、國際化社會及良好的城市建設等帶來很大吸引力。但這並不表示香港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可以安枕無憂,相反卻正面對挑戰:(一)人才優勢減弱。星、韓及內地在人流上的努力正縮減與香港的差距,而香港的高工資成本也減低了其人才的競爭力。(二)人才流走。周邊地區特別是內地城市積極招才將造成香港人才轉移。多項調查已清楚顯示這種趨勢:七成專業人士意圖離港工作;八成港人願往內地工作,有六成還可接受減薪;而六成多大學生也考慮離港找工作。人才外流非因香港吸引力消褪,而是因發展勢頭減弱,限制了發揮所長的空間。(三)人才供應不足。特別是對引入內地專才的限制過嚴,未能藉此補充本地技術人才的短缺。(四)爭作才流中心的競逐已悄然開始。海外及內地大城市已積極爭取。香港必須及早規劃,充分利用其自由開放、商貿發達及國際交通樞紐等優勢來加入競爭。

 總之,除要爭作物流中心外,香港還要成為「才流」中心,這不但有助提升對中國開放的中介作用,還有利中國加快增強國際競爭力以適應入世需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