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06] 傳媒失德應加監管

■彭智文 中學教師

 反思《東周刊》「裸照事件」,值得探討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傳媒的道德操守和現行的監管是否足夠。無疑,新聞和資訊自由是非常重要,這端賴傳媒機構自律,恪守道德和法律的防線。然而近年,報章雜誌的所謂「出位」報道屢見不鮮,從幾年前「陳健康事件」到近日刊登自殺女藝人陳寶蓮遺體照片事件,可見部分傳媒已到了嚴重失德的地步,他們的報道手法是誇張失實,甚至捏造新聞和渲染色情暴力。就色情或不雅照片或報道,我們有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處理,然而結果大多是罰款了事,這對坐擁千萬資金和廣告收益的傳媒機構而言,罰款根本難以起阻嚇作用,我們是否應考慮加重刑罰呢?另一方面,政府在二○○○年成立了「報業評議會」,主要的工作目標是「提升報界的專業及道德操守」、「維護新聞自由」和「以中立的角色接受和處理公眾對本港報章意見和投訴」,很明顯,「報評會」只處理公眾對本港報章的投訴,我們是否有必要擴大其涵蓋範疇及於所有的文字媒介(包括雜誌等刊物)呢?這是值得作深入討論的。

 二)重整社會風氣。回顧是次事件,《東周刊》刊出女星裸照的首兩天,其他傳媒只管爭相追訪當事人的男友和朋友,或複述《東周刊》的報道,甚至暗示女星的身份,使人有「附和」的感覺,直到演藝人協會嚴辭斥責《東周刊》,其他傳媒才群起譴責《東周刊》。可見傳媒道德意識薄弱,開首根本不當是一回事,只當作是秘聞追訪。社會風氣之壞不僅於此,該期《東周刊》在短時間內賣光,甚至出現高價炒賣之況。現在眾聲譴責才群起而攻該本周刊,可見一般市民的道德界線含糊,細心分析一下,誰先敗壞風氣呢?幾年來,不少「黑社會」為主題的電影,使青年人以為「黑道中人」是正義的化身,甚至有香港電影工作者改編台灣璩美鳳被偷窺事件,搬上熒幕,如斯低級趣味,同樣荼毒大眾,敗壞社會風氣。

 三)傳媒教育的反思。針對上述兩點,可見對大眾進行「傳媒教育」尤其重要。在中學而言,現行初中的「經濟和公共事務科」和「公民教育科」都有有關傳媒的課題,引導學生如何選擇報章、解讀新聞等,部分報章亦設立「校園記者」計劃,培養學生對新聞和傳媒工作的認識。而民間團體「明光社」亦扮演著監察者的角色。社會上在傳媒教育其實有很多資源的,作為受眾的我們應予以支持。

 觀乎今次事件,我們不光是狠狠地譴責《東周刊》,各方要更徹底反思,整頓社會風氣是我們先要做的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