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08] 大師經典 另類選擇

放大圖片

 羅拔布烈遜的《扒手》,拍於一九五九年。

王方正

 市面公映的電影每況愈下,大家嘆息電影屢創新低,議論如何救市之餘,身為觀眾,不過想看些好電影,有一些較愉快、難忘、抒懷、感觸的觀影經驗罷了。但在這年頭,這樣的要求似乎都已很奢侈。

 如果不想去看倉底驚嚇片或公式荷里活片,還是可以有些推介的。藝術中心十一月選的世界經典電影欣賞,是匈牙利導演米可洛斯楊素(Miklos Jancso)的《紅色讚歌》(The Red Psalm)。匈牙利電影不是此地熱門選擇,講十九世紀匈牙利一頁官民衝突的電影更是冷門中的冷門。導演楊素在一般影迷腦海中也許是個問號,但有心人當會欣賞楊素那集激情與浪漫的風格中,非常自覺地以冷眼看世情的弦外之音。楊素出名擅長以長鏡頭運動,用一定的距離,看淒美的官逼民反歷史悲情,《紅色讚歌》是一九七一年的作品,如今看來,依然有歷史不斷重複的「新意」。在十一月十日及廿四日各映一場。

 另一位大師級的導演羅拔布烈遜(Robert Bresson)亦有一系列名作,於電影資料館放映,由十一月十五日起,共十部布烈遜的電影輪流放映,其中必須推薦的是開幕電影《扒手》。這部一九五九年的經典,講身為扒手的主角不斷努力研究扒術手法,至登峰造極地步,改編自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布烈遜的風格簡約而冷峻,精練的劇本與場面調度,近乎沒有任何一句多餘話一個多餘鏡頭,《扒手》的故事與布烈遜本人的電影語言,有著微妙的互相輝映作用。

 此外,《鄉村牧師日記》與《驢子巴特薩》都是非常典型布烈遜精簡透徹看世情之作。在一片死水的電影市場氛圍中,呼吸一下這些高手的清新雋永,透口氣之外,或者可以有新的啟發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