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11] 文匯社評:綜援網「穿窿」的警鐘

 因失業而領取綜援的趨勢不斷上升。僅過去一年,這方面的個案就上升了近五成。而在九年前,領綜援的健全人士,只佔總數的百分之十一,現在已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一。目前,全港每八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領取綜援,而每三個依靠綜援的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的申請人是健全和有工作能力的。

 這種現象,顯然很不正常。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採取三方面的措施。首先,必須改變過於寬鬆的放款政策,否則只會誘使越來越多的健全人士進入綜援網。在九五至九七年經濟暢旺期間,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三以下的低水平,但失業綜援增幅卻每年達百分之七十,原因就是發放制度過於寬鬆。這不僅加重社會負擔,而且對受助人來說也不是好事。其次,要採取鼓勵方式,包括推行自力更生支援計劃,進一步改善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以及轉介受助人到非政府機構接受就業輔導或見習計劃等,鼓勵失業人士重投工作行列。再次,對沒有按要求積極找工作或參與義務社區工作的受助人,應該停發綜援金。對騙取綜援者,必須嚴厲依法打擊。以上三方面措施結合起來,才可以減少引誘成份,提供就業誘因,減少綜援成為失業者長期依賴的現象。

 控制綜援開支,還應該按通縮調整綜援標準金額。九九年至今,通縮累計百分之十二點四,但綜援的標準金額一直凍結,即使按調整綜援金額的「社援指數」反映,目前綜援金仍然有下調的較大空間,因此下調綜援金額是合理的做法。如果不盡快將綜援金額下調至適當的水平,改變領綜援好過打工的不合理現象,只會誘使更多有工作能力的人士申領綜援。

 幫助失業者重投勞動力市場,以及按通縮調整綜援金額,是在改革綜援制度方面必須邁出的第一步。香港對已經形成的高福利制度,還應進一步的改革,使其適應低稅制和小政府格局。目前,綜援上升趨勢仍然無法控制,預計今年預留的一百六十億元綜援不敷應用,要追加撥款,下年度的綜援開支可能達到一百八十五億元。如何避免綜援網因開支膨脹「穿窿」,已是燃眉之急。

 政府的稅收主要來自利得稅和薪俸稅,稅務局的資料顯示,二○○一至○二年的稅收(臨時數字),利得稅收入是四百四十三億元,薪俸稅收入是二百八十六億元。稅務學會估計政府全年的各種稅收,只有九百六十三億元。但是,醫療開支已達三百億,綜援開支將達一百八十五億。這兩部分的福利開支,已用去基本稅收的百分之六十五。另一方面,政府賣地收入不斷減少,去年賣地收入只有九七年的十分之一。入不敷出,結構性財赤已經明顯形成。所以,綜援飆升等高福利趨勢,是香港這個低稅制社會無法承受的。香港整個社會都要正視,低稅收的「小政府」不可能扮演高福利的「大政府」角色。

 對於社會福利署來說,在提供就業誘因,紓緩綜援壓力的同時,宜深入了解民間疾苦,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社群,要切實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網。另一方面,社會福利署如果能夠進一步精簡機構和提高效率,騰出資源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在進一步改革綜援制度方面,就更具有道德感召力,更能令人信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