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14] 文匯社評:社會期待樓市穩定

 特區政府昨日宣佈九項措施穩定樓市,社會反應熱烈。這是因為政府的措施反映了市民的普遍願望,抓住了樓市嚴重供過於求的癥結,顯示出清晰的房屋政策路向。當然,市民應該以務實的態度看待樓市的發展,地產商也應該對政府的措施作出積極的配合。

 政府的穩定樓市措施受到普遍歡迎,首先,是政府的措施反映了社會的人心趨向。

 房地產業是香港整體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產市道的好壞,不僅影響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定和整體經濟的發展,而且與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目前,香港的整體樓價已由一九九七年下調超過六成,許多置業者手上的物業變為負資產,嚴重影響工商界和廣大市民的投資消費意慾,成為通縮及阻礙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實上,香港社會現在的供樓支出佔家庭收入比例,已經明顯低於其他地區。香港市民實際購買樓宇的能力較昔日大大增加。市民不敢買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樓市缺乏信心。因此,社會普遍希望政府採取措施,穩定樓市。近幾個月來,政府全面檢討整體房屋政策,並諮詢社會各界的意見,集思廣益,提出了這一整套穩定樓市的措施。這正是社會所希望見到的。

 其次,政府的穩定樓市措施抓住了問題的癥結。

 當前樓市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嚴重的供過於求。供求關係是影響樓市的重要因素,而市場的供求關係又是可以調節的。這正是政府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政府採取的措施分為減少供應和增加需求兩方面:減少供應的措施包括停止賣地,停售停建居屋,停售公屋,暫停鐵路沿線物業發展,停止混合發展建屋計劃等;增加需求的措施包括維持提供置業貸款,協助有意置業人士在私人市場購買單位,放寬對私人樓宇的租住權管制,放寬控制樓宇炒賣措施等。政府在自己可以而且應該發揮作用的範圍內,對症下藥採取措施,因而會在穩定樓市方面產生正面的效果。

 第三,政府的穩定樓市措施顯示了清晰的房屋政策走向。

 政府過往在房屋問題上遭人詬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全面、清晰和貫徹始終的房屋政策。政府這次重新釐清政府的角色和定位,終於全面理順各項政策目標、策略和措施。政府明確宣示,政府今後的主要角色將集中於控制土地供應及提供租住房屋資助這兩個方面。政府今後不會再擔當發展商的角色,把干預市場的程度減至最低。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從政府公佈的措施中,能夠清楚看到政府房屋政策的大方向。這對於重建市民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推動房地產市場暢順運作和健康發展,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政府穩定樓市的措施公佈後,不少市民表現出較高的期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必須明白,最終對樓市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大環境和市場力量。在香港整體的經濟環境沒有改變,社會減薪裁員的壓力沒有減輕的大背景下,能夠穩定樓市,重建信心,已是最大的成功。如果寄望樓市因為政府的措施馬上就會暢旺,樓價即時會大幅上升,這是不現實的。過高的希望,只會帶來過多的失望。大家應該以務實的、長遠的眼光,看待政府穩定樓市的措施及樓市的發展。

 特別要指出的是,政府的穩定樓市措施要想全面發揮作用,尤其需要地產商的積極配合。香港樓市嚴重失衡,樓價不斷下跌,地產發展商惡性競爭,大量建屋,劈價搶客,爭先推盤,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政府控制土地及住宅單位的供應,但地產商手上仍然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和已經建成及正在興建的房屋單位。如果地產商只顧自己的利益,急功近利,爭相推出樓盤,「頂爛市」,政府的穩定樓市的努力就會付之流水。地產商完全應該在穩定樓市方面承擔應有的責任,這不僅是社會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地產商的長遠利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