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9] 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本月十七日是國際長者日,長者的福祉是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在保障長者的福利及經濟援助之外,使長者活得更有意義,更能施展所長……
■譚耀宗 立法會議員
政府統計處今年發表的最新人口推算數字顯示,香港人口在三十年後會達到八百七十二萬,並將持續老齡化。現時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是七十八點四歲,而女性則有八十四點六歲。至二○三一年,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二○○一年的百分之十一,顯著上升至百分之二十四,換言之屆時香港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屬於現時定義的「長者」。
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以及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社會轉變。但現時社會上對「年長」的觀念卻仍然落後。社會的主流看法仍然認為長者是沒有生產能力的一群,孱弱而且不具生產力。香港的社會雖然提倡尊重長者,但部分傳媒筆下的長者往往是駝背、拄著拐杖、無所事事、長氣囉嗦等。長者整體上給人一種「灰」的感覺。在社會制度方面,現時通行的六十五歲退休年齡限制,是早於一八八九年德國以當時人均壽命約五十五歲為基礎所定下而一直沿用的。社會硬性規定退休年齡會浪費很多人才。例如香港每間大學每年都有四名教授退休,一年就有三十多位仍然有工作能力的人投閒置散。而即使長者希望繼續進修,無論是為了提高技能,再展所長,還是為了興趣、增長知識,他們都難以獲得充足的支援及途徑。政府一直忽略長者持續教育,既缺乏政策,而且處處設限,例如一超過六十歲,就不能申請持續進修基金,社署提供的長者資訊科技培訓課程只有四個鐘頭等。
在日常生活上,由於城市規劃未能配合,有需要的長者難以找到小型優質住宅單位;公共設施的設計沒有考慮到他們的要求,例如他們乘搭扶手電梯不太利索,但大型商場、地鐵站等地方卻都以扶手電梯為主;公屋面積狹小,屋內放兩張單人床又放不下其他傢俬,長者被迫每晚都要「擒」碌架床。外出購物,大部分產品又都是迎合年輕人的口味,長者的選擇來來去去只有那幾種。
以上種種例子足以見到我們的社會環境及制度未能配合人口結構的急速轉變,長者難以發揮所長,以致人口老齡化被單方向地看成是一個問題及社會負擔。但事實上,根據學者的調查分析,香港高齡人口質素平均五年提升一次,包括教育、儲蓄、收入、消費、消閒、健康、居住等的模式都有極大的改變。現時百分之九十的年長人士都是健康的,大部分長者獨立、積極,而且具有豐富的經驗及才能,他們能夠而且願意繼續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重視長者的需要及意見,改善各項公共政策,從而建立一個沒有年齡藩籬及長幼皆宜的社會環境,使年長人士能夠繼續在個人、社會及經濟層面發揮所長。這些改善應該先從以下六個方面做起:
一、積極倡導對年長的正確觀念
在人口學上,長者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六十至六十四歲「後生長者」(Young Old)可以繼續工作,六十五至七十四歲的「中年長者」(Middle Old)可負擔體力勞動較少的工作,而七十五至八十四歲的「老年長者」(Old Old),則可以在有人照顧的情況下,從事有限度的工作。長者是有能力並且願意繼續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士。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公民教育和推廣,突出長者健康、活力的一面,描繪正面和積極的年長面貌,避免社會將長者標籤化。政府可以與傳媒界合作,透過示範項目突出年長人士在文化、表演藝術、運動等領域積極、健康及具創造力的一面。
二、善用年長人士的知識及經驗
現時政府提倡的老有所為活動,主要是集中於社會福利界的義務工作上,要鼓勵公共及私營機構善用年長人士的知識及經驗,就應該先制定措施,為年長人士增加其他界別的服務範疇。長者年資高,代表他們經驗豐富,這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源,他們不一定要完全停止工作,他們可以從事顧問、輔導及義務性質的工作,政府應該鼓勵公私營機構向年長員工提供支援,例如終身學習、簡化工序、彈性工時等。而政府則需要在政策方面作出配合。例如研究設立「年長僱員政策」,減除年齡歧視,彈性處理退休年齡,包括鼓勵採取漸退式退休安排或移動的退休年齡制度,使年長員工可以繼續發揮才能。
當然,這個理想需要社會足夠的配套,包括社會財政資源、福利制度以及社會大眾的認同和支持。但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在美國,愈來愈多的退休人士繼續工作。勞工部估計過去十五年來,美國五分一的勞動力增長來自兼職的退休人士。全美第二大連鎖藥房CVS就以彈性上班時間、員工享有醫藥八折優惠和醫療計劃來吸引長者入職,現時已有一萬七千二百名年長員工,佔總員工的一成六。(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