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11] 文匯社評:兩電凍費 為何仍有不滿

 昨日,兩電在立法會公佈明年凍結電費,中電並向用戶提供回贈。在外界廣泛傳聞港燈有意加價的情況下,兩電以不加價作為回應,當然有值得肯定之處。然而,有不少人對兩電在市道艱難的情況下仍然維持百分之十三點五的高額利潤表示不滿,要求兩電減電費,要求政府檢討利潤管制機制,監管兩電的投資,實現兩電及港粵之間電力聯網,最終降低本港的電費。這些要求也值得重視。

 外界對兩電僅僅宣布凍費表示不滿,與社會經濟困難的大環境有關。一方面,香港的生產成本明顯高於周圍地區,高電費是高成本的部分原因,會削弱商界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本港近年經濟不景,通縮持續,裁員減薪不斷,過高的電費加重了市民的負擔。在連年累積通縮百分之十二,百業經營艱難的情況下,兩電為了維持百分之十三點五的高額利潤,只是凍費,一些商界人士和市民有意見,自是難免。

 當然,政府和市民都要尊重合約精神。兩電與政府訂有利潤管制協議,允許得到百分之十三點五的回報。不過,政府尊重合約,也並非等於無所作為。從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來看,當局可以著手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合約規定的中期檢討機制,盡快全面檢討利潤管制機制。政府當初與兩電訂立利潤管制計劃,主要的目的是通過規定利潤上限,管制專營機構在通脹的年代,利用自己的壟斷優勢無休止加價。在過去高通脹的年代,這種管制安排當然是必要的。然而,當經濟出現持續通縮之後,這種只准加不准減的利潤管制模式的不合理性就顯而易見了。無論社會的環境多麼困難,兩電都可以靠利潤管制機制維持高額回報。這與物價下降、生產成本下調、市民負擔能力下滑的趨勢背道而馳。香港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轉變,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在○八年兩電專營權屆滿時,開放電力市場。由於取消電力專營權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而引入新的競爭者需要多方面的長時間準備,因此,政府應該盡早著手有關的檢討工作。

 二是要加強兩電投資的監管,促使兩電控制超出社會用電需求的投資。利潤管制機制的一個基本內容,就是准許利潤與固定資產掛鉤,准許兩電按固定資產的比例,得到百分之十三點五至百分之十五的利潤。在固定資產投資越多,回報就越大的利潤掛鉤機制下,兩電被認為傾向高估電力需求,增加投資。據稱,港燈就是因為要加建發電廠,投資成本逐年遞增,令利潤管制上限跟隨調高,導至有加價的壓力。而港燈今次能夠凍結電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建發電機組計劃延遲一年,令投資成本減少。政府在九八年首次中期檢討時,曾使中電放慢新電力機組投入,提早關閉舊電廠,以致中電其後不單無加價需要,還有過剩利潤回贈客戶。政府應藉明年與兩電進行專營權中期檢討,促使其控制和延後固定資產投入,為電費下降創造條件。

 三是抓緊研究兩電及港粵電力聯網的問題。政府資料顯示,在港燈估計電力不足要興建發電機組的同時,中電的發電量卻有大量剩餘,但由於現時未有聯網,兩電之間不能互相補充。事實上,廣東省另一間核電廠將要投產,廣東也可以作為香港獲取廉價電力一個途徑。社會上已經多次提出兩電及粵港聯網的建議,政府應該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認真研究並推動實現聯網。這既是降低電費的需要,也有利於保證本港得到穩定的電力供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