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31] 明確定位 把握機遇

 隨著中國入世,北京申奧、上海申博成功,國家政通人和,呈現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展望新的一年,海內外炎黃子孫無不充滿希望和信心。香港雖然遇到經濟困難,但有祖國作後盾,只要明確香港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定可走出困境……

■楊孫西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年頭即將過去,二○○三年的新年腳步聲已傾耳可聞,人類又將踏進一個嶄新年輪。在感歎歲月流逝時,人們都會一起許下新年祝愿。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六大更向世人昭示中國共產黨將帶領人民走進一個大變革、大發展、大繁榮的盛世時代。現時的香港作為一個體積不大而又高度外向的經濟體,在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和動蕩不安之中,受到一定的衝擊和影響,令經濟增長幾乎停滯,並伴隨著失業高企、財政赤字難消、持續通縮、結構調整未竟全功等一系列問題。但是,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只要明確香港定位,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團結一致定可再創香港的輝煌。

根本出路在於發展經濟

 目前,香港面對的主要是結構性財赤和通縮嚴重的兩大困境,社會各界均提出不少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政府推出各種開源節流的措施固然重要,但根本的出路在於盡快發展經濟,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謀求香港的發展,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定位。正確的定位是凝聚社會力量的共識,也是政府制訂各項政策的基點。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二○○一年的施政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香港的定位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作為中國的一個主要城市和亞洲的國際都會,提供高增值的服務。」誠然,繼續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建設更高水準的國際大都會,這個目標無疑是正確的。

 過去,經過港人幾十年的努力,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但香港畢竟只是一個城市,經濟結構比較簡單,因此必須找準自己的主要依托,才能達到目標。事實證明,香港的依托就是「背靠內地」,承接祖國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出路。香港在上個世紀的崛起,就是得益於「背靠內地」。不過,在內地尚未全面開放之前,很多商機是不期而遇的。時至今日,全球經濟格局已發生很大變化,這種「坐等機會上門」的時代已成過去,香港必須主動地、全方位地爭取背靠內地,不失時機地深化和擴展兩地經貿合作,才能把握國家進一步開放所帶來的無限商機,謀求更大的發展。

經濟格局變化須作調整

 香港現正面臨第三次經濟轉型,如何與內地加強經貿合作,以哪個經濟領域為主要投資和發展路向,這是需要加以研究的。祖國內地幅員廣闊,有三十多個省區,香港不可能平均調動資源。特別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將使香港面對更大的挑戰和競爭。為提高香港整體競爭力,與內地經貿合作要有總體的戰略部署,在保持原有優勢的同時,尋求新的經濟發展腹地。

 眾所周知,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香港大部分製造業皆遷移入珠江三角洲及閩南三角洲。這個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香港作為連接珠三角和閩南三角洲的國際大都市,已與廣東、福建建立起互相依賴、互利互惠的產業關係,各自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取得了雙贏成果。所以,香港背靠內地,一定要繼續把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作為主要著力點。尤其是應當明確提出,將香港作為「大珠三角經濟區龍頭」,因為無論從經濟實力、現代化和國際化程度上,香港都完全可以扮演龍頭的角色,並在區域經濟的整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另外,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迅速崛起,將成為繼沿海開放地區之後,又一個國家經濟最發達、最具活力、開放水平最高的經濟區域,也是新一輪國際資本集聚的首選地。而中國西部是一片廣袤而又富饒的土地,這一地區擁有東南沿海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地區所缺乏的能礦資源,特別是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和草場等資源非常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因此,香港在擔當「大珠三角經濟區龍頭」的同時,可進一步開拓長江三角洲,進而拓展西部地區為香港新的經濟腹地。

積極部署落實具體措施

 令人遺憾的是,香港雖多次提出加強兩地經貿合作,但總是「只聞雷聲,不見下雨」,至今尚未有長遠規劃和部署,亦欠缺結合行政的市場推廣經驗,加強兩地合作的具體措施力度更為不足。如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中,香港要進入內地龐大的現代化服務業市場,除了力保原有的種種優勢之外,還需要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包括採用創新科技,降低服務成本,提升增值能力,提高服務效率,拓展服務區域。如果做不到這些,本港的優勢就會被削弱,亦容易錯失千載良機,甚至可能出現被邊緣化的危險。

 種種跡象表明,推動兩地更趨密切合作的多種有利因素正不斷強化。中國入世後的進一步擴大開放和中共十六大報告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促使中港兩地的經貿交流加快擴展。機遇和挑戰在前,特區政府須因應大勢走向,更主動地與內地有關政府協商加強合作,並積極精心地加以部署。首先,應全面提升香港的總體競爭力,大力支援企業對高新技術的利用、研究與開發;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可行的政策,採取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建立健全穩定有序的金融市場;並從引進人才、稅務和土地等方面優惠新型產業的投資項目,支援本港企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與內地企業合作發展新型產業。同時,盡快強化專業人才培訓,推動區域現代化服務業的合作,形成地區服務合力。另外,還可考慮開發邊境禁區,並為此提供各項基建,建立高科技工業區,吸引企業回港投資,以期盡快解決香港高失業率的問題。

 中國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倘若明確香港的定位,社會各界拋棄各種無謂的爭拗;政府與市民同心協力,共同奮鬥,相信香港一定能應對各種挑戰,戰勝任何困難,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